庞神父,还嘱咐教友给同房的老人们分发水果,大家同乐过中秋,让更多的人同享天主的爱。李秋玲老人是教会的婴孩教友,一生尽心尽力为教会服务,协助照顾神父。神父和教友的看望,使老人与老伴非常的开心。
卢神父以《圣召与使命》为主题,反省与主之间的关系,回应我们的使命,通过亚巴郎的召叫和撒玛黎雅妇人的学习,不断划向深处,回应天主的召叫回应天主的爱,以贫穷的、忍耐的、服务的精神完成我们的使命。
王翠红修女在致谢词中表示,感谢天主仁慈的眷顾和召唤,感谢父母、兄弟姐妹及各位神长教友的支持,今后会不负天主、亲友和修会的重托与希望,恪尽职守,努力服务好教会。(原载:中国天主教)
老师通过依纳爵·罗耀拉的悔改,引申出为度奉献生活者的真实渴望和生命动力的导向——天主。借着神操的分辨找到天主给与每个人的独特恩赐,让实际生活的各种创伤、无意义碰触到主以得生命的整合。
他详细地列出了教会慈善服务的基础理论议题:服务的性质:宗教性质,还是社会政策?服务的目标:政治宗教,还是社会文化?服务的策略:福传为主,还是服务为主?服务的模式:独立自主,还是社会合作?
在弥撒中、在晚会中、在服务中、在祈祷中,全体教友共同感受耶稣诞生带给我们的改变和喜悦。信仰无界12月24日晚上,教堂举行了以降生奥迹、爱的呼声和福音传播为主题的圣诞晚会。
党主教在讲道中阐释读经职和辅祭职的意义,然后让他们明了接受派遣所负有的神圣使命,最后让他们学习圣女德兰爱的一生的灵修之道,并用圣保禄宗徒的话来鼓励修士们:我们凡事都要避免使这职务受诋毁,除了不让他人误入歧途而外,更要处处表现我们是天主的仆役
然后,由其目前服务的圣母玫瑰堂信徒代表梁汉湛分享其善表。并强调,“张明德来自印度,要适应中国人的语言和文化殊不容易。
为此,教宗鼓励“所有的人携手合作,秉持服务精神,以及慷慨又敏锐的态度来满足病患的需求”。教宗深知“这并不容易,因为病患会失去耐心,有时‘不可理喻’”。
在服务过程中,她们也经历了恐慌的心理期,在与病人磨合后,如今视他们为家人。佳姿说,在这里服务,就是离开家到了另外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