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我更愿意看电视剧,闲聊,谈论抱负,了解他人的生活?教宗解释说:为能认识耶稣,我们需要祈祷,需要圣神,也需要福音,把福音书常常带在身边每天诵读一小段。这是认识耶稣的唯一方式,之後圣神会施展作为。
人都愿意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人,但事实上,人都有弱点。所以,为了维护完美,弱点只能极力掩饰。撒旦就是那个在心里和我们的弱点做交易的阴暗势力。
巴尔迪塞里枢机解释说:‘圣召’一词必须从广义的观点理解,它的范围很宽广,涵盖所有能够在爱的喜乐中具体实现自己的生命,以及圆满活出奉献自己於天主和他人的恩典。
在舒适和服务他人,享乐和祈祷、朝拜天父和各种事物之间,我觉得自己在战斗吗?我想要做善事而某些事却阻止我,我就静止不动吗?我相信我的生活会感动耶稣的心吗?若不相信,我就要多多祈祷,好让自己相信。
在这奉献生活日,我们要向圣母玛利亚和大圣若瑟学习,向西默盎和亚纳学习,尤其要向被奉献於圣殿的耶稣学习,领会天主的这份新意,将之作为我们所继承的遗产而交付於他人。
不把金钱当成偶像最合适、最具体的做法就是与他人分享,尤其是与穷人分享。我们要时刻牢记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人,魔鬼正是从口袋进来的。
我还是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圣诞节的核心人物是吾主耶稣,圣诞节的核心意涵是救赎、是恩典、是活水涌流的起源;获得救赎的灵丹妙药是祈祷、读经、与主建立密切关系;继续宣讲、分享、见证、医治、践行爱德,把吾主耶稣降生的救恩与他人分享
司铎在祈祷中必须为受伤的心灵祈求恩典,理解他人的创伤并用慈悲的油予以医治。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就是如此把这慈悲的油敷在那个无人过问的不幸者的伤口上(参閲:路十34)。
你们应清澈透明,勇於向他人,尤其是你们的培育导师吐露实情,免於形式主义和教权主义的诱惑,它们常是双重生活的根源。
我们反省自己,在我们爱他人,爱自己的孩子、妻子/丈夫、兄弟姐妹、朋友时,我们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影子,我们是不是真正的觉得什么是为别人好,还是我们强把自己的意愿加在别人的身上,说我认为这个对你好,你必须要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