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赵义堂神父赵义堂神父是在1924年来后桑峪天主堂接任高永录神父工作的。赵神父来到后桑峪堂区,正处在兵荒马乱、无政府的混乱时期。京西山区也是在地方武装割踞的形势下,神父开展牧灵和福传工作的。
艾儒略在杨廷筠家中的最后一年(1624年),遇到经杭州回归故里福建的叶向高。
澳门教区参议会由罗启瑞、高天予、罗玉成、李顺宗和刘炎新五位神父组成。澳门教区红衣会(全称为“主教座堂咏祷司铎团”)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698年嘉主教任期内成立。
当我走进北京北堂时,耳边传来悠扬的旋律,门口LED屏上播放着分享营十年来的成长历程,教堂里面的大红地毯延伸至祭台,两边高挂着天主是爱,十年恩宠,十年祝福的条幅。
二十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恐怕仅仅是瞬间,但它仍然使我们想起巍巍高山上的一块石,涓涓溪流中的一滴水,虽然渺小,但有它的价值所在。二十年,一座修院从无到有,这中间,是由数不清的心血和汗水凝铸而成。
到达山顶,一座高8米的四方底座的耶稣圣心铜像矗立在我们面前。站在铜像下,我们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但是有耶稣站在我们身后,有他看顾着我们,我们就无须害怕一无所缺,耶稣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和依靠。
1927年5月二位神父(佘同仁司铎和高克谷司铎)受命比利时圣安德肋总修院之命,不远万里启程前往中国,筹建本笃院的教务。翌年5月才抵达四川成都。
佘高莱德姊妹接受洗礼说来真是巧合,或许是天主的安排吧!5月14日,盘修女在永福土养槽堂口得了盲肠炎。这可急坏了我。要知道盲肠炎是可以致命的啊!我表弟前年为此丢了性命。
那么高的大楼,这么热的天气,我第一次体会到一种深深的心疼。等到爸爸从脚手架上爬下来飞奔到我面前,看着他气喘吁吁满脸大汗的样子,我的眼泪更汹涌了。
我以为学习圣经要采用香港思高圣经学会的思高版的《圣经》为好,这本《圣经》在翻译方面要严谨得多。再就是在“信德”上开辟学习圣经的园地,介绍一些圣经方面的知识,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