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他们都知道了我的教友身份。有不少同事来和我谈论天主教的教义教理,并与其他宗教派别区分比照。我把天主教的道理讲给他们听,让劝善济世的真理去浇灌他们的心田。
教宗继续说:“至圣圣母以始胎无染原罪的身份显现给伯尔纳德时,要她提醒现代世界有忘记救赎主基督的奥迹的危险。救赎主基督的奥迹所要揭示的,就是天主圣宠的首要地位,这个圣宠比罪恶和死亡更强有力。
1715年这位二十七岁的意大利人,以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东方,先抵达澳门,后来到北京,居住在东城外的东堂(又称圣约瑟教堂)。由于他擅长绘画,在1723年9月15日被召入京西海淀的如意馆内工作。
在美国他一直以亲友的身份出现在丽斯身边,但一直没有结婚。平日,李春平上课读学位,业余时间还要打工。平静的生活没有多久,1981年,丽斯开始患病,直至卧床不起,李春平一直陪伴在丽斯身边,照顾她近10年。
他以一位人类向导和引路人的身份对我们凡人讲:“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请随我来!”
要想真正超越这两种身份,我们就要肖似基督,体贴天父的心。程路加弟兄教给学员两两一组的对祷方式,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如:到政府机构办事修女优先,超市购物修女不用安检,如此的事例很多,这些经历加深了我对自己圣召的肯定和热爱,我的身份在此得到了尊重。
主礼司铎或主教是以耶稣基督的身份行事。这是神学-礼仪的事实。在那种情况下没有女性圣秩人员,女性无法主礼弥撒。」教宗由此警惕教会内的两大诱惑,一是女权主义,二是教权主义。
阐明接纳精神是基督信徒身份的组成部分、具体地实践了耶稣在福音中教导的慈悲行动。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谈到洗者若翰对耶稣默西亚身份的疑惑和耶稣另辟蹊径的回答,表明天主的作风是慈悲的作风,勉励信众不要阻碍天主的慈悲,而应努力做天主慈悲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