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教经历韦微出生于台湾高雄的一个教外家庭,1960年的暑假,高雄的一位高中生来到韦微的村子里给孩子们讲圣经故事,韦薇和四五十个教外小朋友每天下午带着小板凳,到村子里的一个菜市场去听讲。
利玛窦是一个非常切合实际的人,他先了解中国国情,跟本地文化结合起来,如此,使福音的种子在中华大地上渐渐扎根。
福建厦门教区有一位神父告诉本堂教友:弥撒进行中,如果有人在教堂中讲话,对天主父不恭敬,对主耶稣基督不在乎,不理会天主圣神的临在,有一个,神父我就在祭台上打自己一个耳光。神父说到做到。
他首先谈到历史的层面说,圣保禄、圣伯多禄和初期门徒并未宣讲一个没有历史的耶稣,他们在天主子民的历史中宣讲耶稣。天主让这个民族走过了很多个世纪,终于获得成熟,达到时期的圆满。
圣师安多尼的瞻礼那天,也是西安南堂党明彦主教的主保瞻礼,近百位神父齐聚一堂,伴随着庄严的进堂咏徐徐拉开了弥撒圣祭的帷幕……以下是胡世斌神父在弥撒中的分享:各位亲爱的教友们,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奇迹
15年前我还在基督新教时,偶然听见一个天主教友介绍玫瑰经,就心生好感,在圣神的带领下我于8年前进入漳州天主堂,可以这么说,是玫瑰经吸引我加入天主教。本人起初信教时,觉得很好,可在灵修时甚感乏味。
主内的姐妹们,当丈夫疲倦归来,爱是一杯清茶、一份饭菜、一个拥抱。当爱人事业受挫,心灰意冷时,爱是一声鼓励、一份安慰、一双臂膀。当老公酩酊大醉时,爱是一种宽容、一声叮咛、一句劝解。
有一个像教宗一样的「先知者」来为我们唤起这些基本价值是很好的事。
教宗本笃十六世强调说一个「健康的政教分离」不应把宗教视为「仅仅是应搁置在私人领域内的个人的情感」;相反地,应把宗教视为一个事实,必须承认它在公众社会的存在。
教宗说,新福传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按照教会训导重度真正的基督信仰生活。为使新的宣讲工作让人看到,就必须在主教和司铎之间维系信德和爱德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