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外青年举办证婚仪式,使新婚者感觉是在“神”的监督下结婚,宣誓具有神圣性,产生入教的萌芽(也可印送教堂结婚纪念证)。四、圣堂门内外要有人接待。
德兰修女孩提时,常常陪伴母亲送食物给贫民,而父亲外游时亦留下金钱给贫民,阿尔比安认为,这是德兰修女爱护贫民的根源。他指出,德兰修女的出生日期应为1910年8月26日,并非某些传记所载的8月27日
所以我们每年搞三期慕道者培训班,每期结束后都搞一个集体授洗仪式,给每位新领洗者照一张相并送他们一个相册,这领洗时的相片就成了他们永恒的信仰纪念。
徐路强神父经常到这里给我们送弥撒。在弥撒中徐神父不厌其烦地给我们多讲一些圣经,刚开始我们连圣经也不会差。徐神父一个一个地教,我们真像刚开了明悟得孩童。
我和张师傅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久久不能平静……一位教外的打工妹,在我们大家都忙着给自家置办年货的时候,她却特意来到天主堂给神父送上了“香火钱”,这怎能不叫人感动?
养伤期间亲友们都来看我,送的都是一些补品,只有妈妈知道我的心,给我借了几张报纸,就是“信德”,从此我便有了伴侣。
最近,只有教宗通过一心委员会给我们送来了5万欧元。毫无疑问,这是象徵性的礼物,以激励其他人做同样的事。可惜的是,没有人效仿他。
当主任把参考资料给我送来时我已经写完了,主任当时非常诧异,孰不知我一直在接受的是基督文化的教育,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因为哪里有基督文化,哪里就有文明。这个社会越早接受,对社会对人生就越有益。
有一个孩子请求教宗给他一件东西来纪念这次访问,教宗送给他一串念珠。另有些人向教宗讲述他们的旅程:我们来自叙利亚;我的家人被伊斯兰国绑架;我来自伊拉克,我的腿受伤了,我需要医生。
横溪祈祷所每次送弥撒,有教友三、四十人,加上附近教友、在本地打工的教友有一百多人,教友们迫切期望在村里建一座圣堂,以满足本村及周边村庄教友的信仰生活,更好的赞美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