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耶稣的复活受死展现耶稣的人性,复活展现耶稣的神性。
二、人生至宝 人性虽然脆弱,在世生命苦短,所追求的世物又是「虚中之虚」,但是却有追求永恒生命的渴望。这个渴望使人异于其他禽兽。
传扬福音是提升人性的最崇高,也是最具体的行为。正如天主仆人教宗保禄六世在《民族发展》通谕中所写的,宣扬基督是对民族发展最首要、最主要的贡献(参16号)。
主教的话听起来很轻松,但我们听起来一点都不轻松,因为从人性的角度,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主教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却不能长期守护在父母身边,在心里一定是很大的痛苦,而主教和他的父母一起向天主做出了情感的祭献。
服务背后有甜也有苦,从人性来说,面对这些病人且老人居多,毫无朝气,年复一年,这样的环境也会影响她们的心境。
一位神父说曹老师并不是因为非常了解圣经,或者更了解教会,而是他把人性看得很透,才会把每一个人物表演得那么逼真。
祂渴望以人性的耳目,聆听受苦的人类所发出的急切恳求:「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自己的独生子,(……)为叫世界借着祂而获救」(若三16~17)。一份使人和好并带来拯救的爱,从聆听开始。
玫瑰经很奥妙地把我们领到玛利亚的身边,她在纳匝肋的家中忙着照顾基督人性的成长。她以同样的心思来教导我们、塑造我们,直到基督在我们内「完全形成」(参迦四19)。
按天主十诫的次序是导向人性和超性的德行,例如首要的三诫是指向信、望、爱三个超性之德和人性的实践宗教之德。
从人性讲,女儿也愿意和她们一样亲自服侍您呀!而且您不知道我有多渴望,但我是在修会之外工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