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在《永恒生命的光辉》(Candorlucisaeternae)宗座牧函中如此评论这位伟大的诗人。这份牧函于3月25日预报救主降生节当天发表,这绝非巧合。
教宗5月5日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5月5日上午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祈祷”的主题,并把主题聚焦于“默观祈祷”。
教宗在将临期第二主日的弥撒讲道中,对主日福音关于洗者若翰在荒野中呼唤人民悔改的事迹进行了省思。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谈论基督徒的希望,当天他引述耶肋米亚先知书中辣黑耳的形象,阐明在哭泣中活出希望的重要性。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回顾过去,重温我们的历史,看到天主忠信的恩典,不仅在我们人生中美好的时刻,也在我们的脆弱和痛苦中。魔鬼会在我们艰难的时刻毫不停手地诱惑我们说,‘许多年来,你没有进步,你没有实现你本应能做到的……’。
圣经的记载中找不到任何一处描写亚巴郎不情愿,很痛苦等等无法接受的情绪。对天主的顺服使整篇圣经在亚巴郎有条不紊的准备中指向祭献的最高峰,即亚巴郎举刀宰献自己的儿子。
耶稣带着这一切走上加尔瓦略山,教导我们不该在不公义中虚度一生,而要搭建「团结的桥梁,克胜孤立的恐惧,恢复人对政治的敬重」,并要找出社会问题的共同解决之道。
教宗方济各10月2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对自己的言谈作良心省察,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或是灰色的基督徒。听其谈吐,就能认出他们。
文件中重申妥善管理水利资源的必要性,以及设想一种贸易特别税课征,藉以投资协助发展中国家。关于人类用水及正确使用自然资源的议题,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多次机会中做过丰富的教导。
教宗在文告中强调:移民也是人,他们同样享有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所以必须始终受到每个人的尊重。教宗因此邀请大家体谅远离家国的人的艰苦,同时关注世界各大洲千百万儿童的悲困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