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积极身体力行,为社会各界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以他的影响力,感召力,带动天主教和宗教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小康社会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他的一切。
那么怎么才能使教会复兴起来呢?神父说:“要找志同道和的人。”
弥撒中汾阳教区任志胜神父讲道:这次山西修院首届同学寻根之旅来到朔州看望老师柴彬神父,同时也看到了这些年来朔州教区的复兴。
他想以此方式使整个教会能重获「信仰精准的知识,复兴、净化、坚定及宣认信仰。[6]」那一年带来最大的变动更清楚指出这种庆祝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对于基督教的评价和宗教的评价,经过了这么几次大的风波,一次是在新文化运动以后,有一个非基运动和非宗教运动,应该说是既是文化运动又是学术运动,形成很多关于基督教在华作用和它的特点及性质的评价
(米六6-8)为纪念包括印度天主教大学联合会及印度教会合作协会(NCCI)在内的印度基督徒学生运动(SCMI)一百周年,该运动团体应邀编写2013年基督徒合一祈祷周(WPCU)的材料。
我们在全世界要发起一个相互对话运动。首先我跟日本的池田大作先生已经对话过了。对话期间,就涉及到人类文明严重危机的问题,以及怎么样化公害为公益的问题。
2007年,他倡导一个反对提倡意大利立法授予未婚夫妇,包括同性恋人一些合法权利的运动之后,他受到了死亡威胁。
在梵二大公会议前的礼仪运动中,曾有一些礼仪学者以不同的名称,来讲解礼仪年。此名词首次在第十七世纪时出现,之后藉盖郎惹神父的十五册巨著「礼仪年」传布开来。
我鼓励所有的信友们,能因着参与世界各地许多教会组织所推动的四旬期爱德运动,来表达自己灵修上的更新,因而有助于推动一个人类大家庭的文化。让我们彼此代祷,因着分享基督的胜利,可以向弱小及贫困者开启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