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也是一样:从前这是正常的事,而今我们表明无法接受死刑。宗教战争也是如此。在澄清信仰,厘清道德的这段过程中存在着圣人,包括我们大家熟知的圣人和默默无闻的圣人。
第一种是石头地,种子可以在其中发芽,但无法长出很深的根。这就是肤浅的心,它接纳上主,愿意祈祷、爱人并作见证,却不能持久,会感到厌倦,永远不能‘起飞’。
然而,每个人也应该了解一些其他人的文化,其他人的身分,因为如果没有这种身分的互动,就无法设想一种认真的对话,或者说对话不够严肃。
当他说的时候,他心里面的那一份内疚、那一份羞愧,认为自己完全不堪当,让他自己非常难过的、无法释怀的事情,开始融化掉了。
相反地,一个天主国度的使徒倘若不喜乐,就无法向这个世界传福音,他是一个悲伤的人。做耶稣的宣讲者靠的不是精通华丽的辞藻:你可以说这,说那,不断地演説,但如果没有喜乐,你又如何成为宣讲耶稣的人呢?
如果我们无法与他人展开对话,修和就更难以想像了,无论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或其它国家都是如此。此外,我们不能强制人去宽恕,宽恕必须发自内心。
我们最危险的敌人无法对信德施展任何伎俩。教宗承认,我们有时在困难面前会失去勇气。这时,我们要想到耶稣希望透过你以他的温良制服人的众敌:罪过、仇恨、恶行和暴力。
基督奥迹如此的深奥,如此的浩瀚,我们无法在理论上弄清楚,因为理论只能抵达一定的程度。为了明白对你、对我、对我们而言耶稣是谁,我们必须坠入这个奥迹。关於耶稣基督,圣保禄还说:祂爱了我,且为我舍弃了自己。
在选自《罗马人书》的第一篇读经中,圣保禄也强调了生命的张力:虽然有苦楚,却无法与那将来在我们身上显示的光荣相比拟。这是一种苦楚和光荣之间的张力。实际上,在这张力中存在一种对天国光荣显扬的热切期待。
我们无法想像一个整齐划一的教会,因为这不是教会。我们应在耶稣基督这块角石上建设教会,不可换掉这角石,却应透过调和的差异,在和谐中建设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