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说,一如在旧约时代,最贫穷的人是寡妇、孤儿和外地人。耶稣有细察的能力,因为祂用心看事情,拥有一颗怜悯的心。教宗首先解释怜悯说,怜悯是情感的触动,是发自心灵、五内的一种感觉,它触及一切。
谁若想以逻辑公式谈论子民,他就会陷入一种带有启蒙运动和自由主义,甚或‘民众主义’色彩的意识形态,最後把子民封闭在一个意识形态的公式内。子民属於一种奥秘范畴。
希特主教说:「不仅要感谢多个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的贡献,但最重要的是,天主看顾并保护了他。」感恩祈祷日定于10月2日与护守天使纪念日一起举行,所有堂区教堂都会举行弥撒、祈祷和明恭圣体。
福音记载,耶稣驱逐魔鬼後,给我们「阐明一个真理」:邪魔「从人身上出去後」,走遍「乾旱之地」,寻找一个安息之所,却没有找着,就决定回到原来那个人身上,「另外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魔鬼来」;於是,那个人最後的处境比先前更坏了
这是最单纯的祈祷,为上主腾出空间,献上赞美,如此而已:这是朝拜天主。我们一旦领悟这点,朝拜天主就成了不可或缺之事,因为这是与上主的纯粹亲密关系,能带来平安与喜乐,解除生活的忧虑。」
教宗方济各11月30日在缅甸牧灵访问的最後一项活动是为该国青年主持弥撒圣祭。这的确是一场年轻人的信德盛宴,他们已经做好准备回应伯多禄继承人的邀请,成为勇敢的人,慷慨的人,更是喜悦的人。
教宗最後表示,他在孟加拉国牧灵访问的一个重要时刻是跨宗教和大公会晤。
教宗方济各1月18日在伊基克的洛比托(Lobito)校园主持他在智利访问的最後一台弥撒,人们身着传统服饰,以传统的歌曲迎接了教宗。
教宗最後总结道:倘若在礼仪中得不到天主圣言定期的滋养和启发,我们怎能面对尘世的朝圣之旅,以及旅途中的辛劳与考验?我们没有在内心接纳圣言的种子并让它结出果实而只是用耳听,是不够的。
会议总结文件共14页,分为三部分,首先是青年在当今世界的挑战和机遇,其次关於信仰和圣召、分辨和陪伴,最後谈及教会的教育和牧灵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