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提到医院的格言时说,“正是在慈善活动中,我们基督徒蒙召不仅是体现出我们是传教使徒,而且也证实我们和我们机构对使徒身份的忠诚”。
因此也有人说:希望是心灵的灯盏,是不断奋勉的动力,它鼓舞我们战胜困难战胜逆境,让我们满怀信心,尽力拼搏、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农民希望能够获得好的收成,所以才有顶酷暑、冒严寒、吃苦耐劳精耕细作的奋勉;商人希望能够大赚一笔
教宗解释,在对话中,我们卸下防御、打开大门;在辨识中,我们沉思当代的期盼和悲剧;走在前线,我们就进入文化讨论中,带给当代不可或缺的基督信仰建议。
我们基督徒都该有这个意识,即我是在哪里蒙召选成为基督徒的。我们都该让这个意识存留在整个一生中,永远存留,同时记住我们的罪,记住上主怜悯了我的罪并召选我成为基督徒,成为使徒。
教宗表示,差异是促进我们成长的挑战,我们必须相互奉献,不要畏惧,在团体中需要发展倾听和接纳的牧灵态度。会晤在活泼喜乐的气氛中举行。
教宗表示他在莫桑比克访问的高潮是在大体育场在雨中举行的弥撒礼仪,他回忆说:“我们都非常快乐,唱歌和跳舞...充满喜乐之情。
为此,特别传教月的基本目标是让教会团体、全体天主子民、所有受洗的人都能树立意识,认识到我们是受洗的、被派遣的。
教宗强调,即使在苦恼和迫害中,我们也总能找到上主的慈悲之手,获得自由与救恩。天主赐予我们真正的自由,现世的虚假幻想则打着自由的旗帜囚禁我们。教宗在问候朝圣者时,特别念及援助意大利地震灾民的民防局志工。
我们的爱心纵然不一定能挽留住一个生命,但却可以向他发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我们在乎你,我们关心你,我们……思高,虽然在此世你没有机会来看看进德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也不能亲口向曾经帮助过你的人道声谢谢
我们是罗马公教,我们信的爱的是由妈妈陪伴着救赎了我们的耶稣基督。然而这样的“奇文”,居然大模大样地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