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那年2月11日宣布要於2月28日辞去牧职时说得很清楚,他要引退,好以祈祷来帮助教会。对我而言,他是个有智慧的祖父,是以祈祷保护我的人。
牧人若在牧职生活中不关心信友,只把心思用在其它事上,例如:权力、金钱、攀高附贵等世俗之事,临死前就不会孤独,或许还有侄孙陪着,可他们正是等待他死去,看看有什麽东西可以拿走。
开幕式上,福传组3位分管负责的骨干教友分别发言,向大家介绍了福传组组建成立的概况,学习服务的计划及愿景,她们表示,会各司其责、各尽其职,共同努力,把福传组的各项工作做细、做稳、做好。
得过且过的诱惑使我们忘记恩宠,成为宗教职业者,而非希望的父亲、母亲或弟兄姐妹;我们蒙召正是宣告这希望。教宗最後总结道,奉献生活者蒙召成为会祖的希望的继承人。
听告解的牧职要求司铎极其谦逊、稳重,以及成熟的人性和深邃的灵修生活。
教宗方济各从牧职之初便展现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无比信任。他年复一年地重申这信任之情,并接受许多没有权势背景的媒体采访,诸如支持无家可归者的米兰杂志、为贫民窟播音的阿根廷电台。
(LucettaScaraffia)在《罗马观察报》一月二日出版的「女性.教会.世界」月刊中写道:「不需要进行革命去让女性在教会中得到应有的地位;也不必要承认她们是神职,或渴望已久但同时又遭惧怕的执事职。
乌达亚修女说:「我们的修女们继续会祖的神恩──履行家庭的使徒职。她们以走访家庭、帮助教育女孩、照顾病患为主要使命。」曼基迪欣真福将成为印度第七位圣人。
基督是教会的头,教友是肢体,使肢体相互补助,各尽其职,在爱德中不断成长。基督以十字架打败了魔鬼,战胜了死亡。这是人类最伟大的胜利、最伟大的喜讯。试想还有比永生更能使人欢欣鼓舞的事吗?
教宗引用耶肋米亚先知的话继续阐述这一思想说:“为成为随天主心意的牧者,需要深深地根植在同基督的密切友谊中,不仅以智慧,也以自由意志,一种在领受铎职时所接受的身份上的明确良知,一种无条件的服务精神,将羊群领向天主所愿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