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学者探讨耶稣会教育如何影响亚洲及其它地方的宗教伦理和学术发展。会议纪念耶稣会利玛窦神父逝世四百周年。
帮助大家学习教会训导,善度“人性化的宗教”生活,从而建设教会、做好的公民。
教宗提到,近几十年来的社会转变事实上使今日世界的观念起了深深的变化,这一切对人生的宗教幅度不是没有影响。
他也提到在世俗化的时代,宗教该当在公众生活中有一席之地。他说,宗教冷淡表现在今天的人在基督身上看不到生命的答案,因为他们不去寻找答案,不去询问生命存在的意义。
因此,针对宗教少数群体成员的非人道暴力行为是真正的悲伤和不幸」。辅理主教强调到,「幸存者仍深受恐惧、威胁、担忧、苦难以及痛苦的折磨」。2008年8月,印度激进分子对印度基督徒进行了最残忍的迫害。
1300人参加了这项活动,其中包括宗教领袖、信徒及核爆炸的幸存者。教宗指出,将原子能用于战争目的有悖于人类共同家园的前景,而在朝向和平的道路上则需要“记忆、同行和保护”。
玛查多总主教最后表示:“有许多促进人权的组织提供帮助并做些事,其中包括各宗教的信徒。我们进行的跨宗教对话也很重视这个问题。
由于巴尔多禄茂大公宗主教与其他宗教领袖曾于今年10月20日在罗马出席国际和平聚会,教宗在这封贺函中也对宗主教的莅临深表喜悦。
本次会议的第二部分将深入探讨宗教交谈和社会正义等主题。
教宗表示,此行的特色在于「一起」,因为它展现出教会以拉丁礼和希腊礼这「两个肺叶」来呼吸,并与犹太团体、基督宗教其它派别和其它宗教的信徒并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