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基督徒培育的基石都必须是这个与天主相遇的基本经验和圣事生活。」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教导信仰内的弟兄姊妹善度祈祷生活,每天与天主亲密交谈。在这方面,教宗勉励在灵修生活中由平信徒去陪伴其他平信徒。
当某个人说:「我接受了这个培育,我属于这个运动团体,所以我高人一等。」这种优越感绝非基督信仰。相反地,基督信仰属于子民,一个由天主白白拣选的子民。
从一方面来说,「难以说服人听取堂区信友的建议,并懂得分享构想和倡议」;就另一方面而言,也「很难找到受过培育、热心投入,又渴望带给团体积极贡献的平信徒」。
祁丽娟修女在致谢词中,感恩修会团体、会长、以及各位兄弟姐妹的培育与扶持,接待与包容,父母亲友的慷慨奉献与支持,主教、神父们的教导和爱护,以及广大教友关心帮助和热心的祈祷。
姚主教是位极其谦卑温良、富有爱德的主教,曾在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接受了培育,之后又在美国纽约的圣若翰大学和菲律宾马来巴来的保禄六世礼仪学院专攻教会礼仪学。
“这是实践爱德、培育公益意识的好机会,我们主教、神父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不但口上说,还要付诸行动。”杨主教表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后期仍然会继续呼吁大家关注和支持“赈灾捐献日”活动。
在傅主教多年的关心和培育下,一大批年轻有为的神甫、修女已经茁壮成长起来,相信他们将秉承傅主教的遗愿,肩负起天主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重任。
他鼓励信徒阅读教区会议文献,尤其有关教友培育与职务部份,以及善用《天主教教理简编》。
确实,毕业修士们的修道培育生活没有完成时,唯有怀着感恩和执着的心,将过去呈献于天主的“怜悯”下,将现在呈献于天主的“慈爱”中,将未来呈献于天主的“供应”上。
他凭借着专业知识,成为了宗座慈幼大学的教员,并在亚丰索学院担任博士生论文的共同指导老师,为未来神学家的学术培育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