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0日第6版刊登的生活见证《身残心向主此心不二属》,文章主人公残疾教友秦鸣雷的爱主之情深深感染了黑龙江牡丹江市杜伯多禄教友的心,他决定每月为老人寄生活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这位可敬的老人
通过讲课、讲道,找出了自己的差距。每一个老师都确定自己的专业课题,务求在三五年内,在这个课题上达到或超过神父的水平。孟神父说:鲁汶大学16位教授,15位是教友,只有一位是神父,谁说教友不行呢?
16日晚上大家齐集在奎山堂口教友之家进行了自我介绍,在介绍中大家会分享最感动自己的信仰经验,学员彼此鼓励,互相学习,拉开了小组学圣经启动大会的序幕!
10多年前,她病得非常厉害,别说上班就连自己都自理不了。白天吃不下饭夜里睡不着觉。瘦的皮包骨头面如土色,头发炸的吓人。回老家山东治疗,时间浪费了不少,钱也没少花,半点效果都不见。
他向在座的教授和学生们说:“文化不只是个人追求知识的意愿,文化更含有历史和团体的基本意义,它在两方面具有使人不断超越自己的张力:从横面看,文化使人走向其它的文化,幷使不同的文化彼此充实致富;从纵面看,文化使人走向超验的境地
教区蔡炳瑞主教非常重视此次的年度退省,特别提醒神父们要善用本次避静的机会,暂时放下堂区繁重的牧灵工作、摆脱外界事物的牵累,全身心的投入到此次避静活动中,通过个人的祈祷、反省、分享交流和避静神师的带领,将自己托付给天主
恩赐和宽恕,是非常不同于我们在我们周围的人和我们自己身上看到的标准,我们认为光荣是得到的要多于给予的,是拥有东西而不是给予。不是这样的。
一类人会从生命中所经历的失望与希望中,寻求更深的意义,而另一类人,则逃避有关生命意义的问题,在人的本性中麻醉自己。在描述现代心灵导师的特质时,我们将仔细探讨心灵导师要如何在在这两类人当中,求取平衡。
九个合唱团的成员在神圣静谧的氛围中,依次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歌声颂扬赞美天主。
据法国门户网站Aleteia报道,他于4月25日正式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决定成为一名神父。这位排球运动员解释说:“我发现主爱我,并等待我回应他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