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最后一排的跪凳边上坐下,看着在光明笼罩中祈祷的老人。说实话,今晚的守夜,只是为了完成母亲交代的“任务”。
一位姓郎的耄耋老人,他满头银发,面容和蔼。每周日,他不顾刮风下雨,总是独自驾着电动轮椅,沿着崎岖山路,蜿蜒近一小时,赶到堂里。
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结段还在复印一些福传资料,分发给每一个去看望他的人。在杨老师病重的时候有一个给他做钟点工的,不识字,杨老师就对他说:我来教你识字吧!之前我先教你认识和了解耶稣吧!
与此同时,银川堂爱心小组每年分上、下半年两次分别慰问老年公寓,或敬老院、残疾人福利院、智障学校,为老年人、残障人送去慰问品,演唱教会圣歌,使他们感受到教会的关爱。
我刚到上海没几天,有一位神父生病住院,虽然当时很忙很累,我还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他,因为他是我的弟兄。上海教区有92位神父,我需要时间来认识和了解他们,这是我的神圣职责。
在母亲的影响下,姐妹们都比较重视传福音,特别是看望贫病者,去孤寡老人集中的养老院。母亲还亲自去过官园里的养老院,教我们给孤寡老人代洗,她教给老人最简短最有效的经文:耶稣救我,圣母保佑我。
她们的日常工作包括,为病人换药、看望行动不便的人们、缝洗被褥衣服、为病人理发、收拾房间、剪指甲,有时候有些自己做饭的人,想改善一下饮食,也会请修女们帮忙做饭。由于工作繁多,她们甚至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带着这些问题,2007年2月新春前夕,笔者再次来到了澳门,看望旧友,并采访一些神长教友。
弥撒后,修女及几个教友一起去探访堂区里的老人、病人。给他们送去了圣诞节礼包,让他们也能分享到主的喜乐与平安。在这次的欢庆圣诞佳节中,不但丰富了教友们的信仰生活,也增强了他们对主的那份热心。
让我们想想许多孤独的老人,他们以祈祷作奉献。让我们想想许多母亲和父亲,他们艰难地养家糊口,教育子女,每日操劳,困难不断,但始终对耶稣抱持希望,不趾高气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