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天的避静中,马向钦神父以《宗徒的使命》为主题——跟随耶稣走在耶路撒冷的路上,以《马尔谷福音》为主线,谈到了圣召与信仰的关系,教导大家跟随基督,接受基督的指引。
这位“年轻的福音仆役,他晓得以言语讲述耶稣,最重要的是以生命讲述了耶稣”。教宗继续说,斯德望的见证为基督徒团体的更新是“启发的源泉”。
在耶稣的时代,由于祂讲话有权威、能治病、驱魔、行奇迹,所以,许多人跟随了祂。他们有的认为耶稣是一位先知、有的说祂是默西亚、有的说祂是若翰复活了。就是宗徒们也不是很认识耶稣。
那个圣经里最哀伤的故事是从城东的狮子门开始的,这段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因耶稣途中所受苦难之处分为14站,教士在每一站上都会讲述当年耶稣遇难受苦的情境,第一站是当年宣判耶稣死刑的罗马广场,如今已然是一巴勒斯坦小学
对这个问题,教宗表示:作为上主的门徒,我们又多了一项使命:那就是做传递耶稣的爱的‘渠道’。
这沉思不是关于大家也许已经听过或读过好多遍的、建立在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之上的圣母论、圣事论、牧灵神学等,而是我从这次婚宴中看到的百态人生。
答案主要有:苦难与救赎、标记、苦刑具、记忆耶稣的记号、由苦刑具变为打魔鬼的工具、耶稣在十字架与十字架上的说话等。
这封文告的标题取自玛窦福音第九章第三十六节:“耶稣一见到群众,就对他们动了慈心”。文告开始便说:“四旬封斋期是内心走向上主的良好时期,上主是仁慈的泉源。
一、圣经的依据1、天神加俾额尔赞颂圣母是万福的、充满圣宠的,天主与她同在,在妇女中最应受到赞颂的,是同她的圣子耶稣应一起受到赞美的。
门徒们在失落与痛苦中度过了耶稣死後的三天。到了复活主日的清晨,那跑去坟墓打算为耶稣涂抹香料的妇人依然愁容满面,看见坟墓之石被挪开後更加忧苦。这时有一个声音叫住她:女人!你找谁?你哭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