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一词内涵十分丰富,它总括一切的美善:尤其指示和平、幸福。它也是一般人所热切追求的理想,特别是在坎坷的人生路上举步艰难的人们及正在遭受各种痛苦的社会边缘人,他们更需要平安。
他今日和我们在一起,给我们光照,指点我们生命的道路,和我们共融,为我们准备和平,为我们敞开和平”。
关于这项晚祷活动,梵蒂冈电台特派员翁达扎从巴伐利亚作了下面的报导:“祈祷是和平及喜悦的力量,不仅将我们引向天主,也使我们彼此接近。”
在教宗出发前,他向热切期待他的子民清楚指出本次访问的意愿:我来是为了宣讲耶稣基督的爱,祂的修和、宽恕与和平的讯息;在此紧张和分裂的时期,各宗教信徒和善心人士应该促进相互理解与尊重。
教宗方济各一如既往,点出司铎和平信徒关系的平衡,阐明圣职界的某些「诱惑」有时会扰乱这个平衡,引人误入歧途,助长偏差。教宗表明,司铎和平信徒关系中的「一大扭曲变形」是「教权主义」。
在那里,在那个以信德和谦卑接纳这统治权的地方,爱、喜乐与和平就能发芽成长。进入这个天主的国,成为天国的成员所要求的条件是改变我们的生活,即每天悔改,每天向前迈进一步。
问:这个局势是否对缅甸首届民选政府,尤其是对执政党领导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构成影响呢?
例如:人的尊严、对正义和自由的深切感情、勤奋、主动精神、热爱家庭、尊重生命、容忍、渴望合作与和平。这些都是欧洲的重要特徵。教宗谈到目前的危机,强调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刻。
帕罗林枢机在访问期间分享了伊拉克信徒的希望,带去教宗的问候与降福,强调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合作对该国和平未来的重要性。问:帕罗林枢机,您说到伊拉克教会在磨难中活出信仰的喜乐。
他们以为他就是那位将要在他们的祖国恢复正义、重振和平的默西亚。耶稣来到耶路撒冷的那天,他的一大群门徒们就是怀着这样的希望欢迎他的(参阅谷11:8-10)。接下去发生的一切令他们如梦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