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之时,鉴于技术、语言的阻碍,工作起来很是吃力,但我内心相信“主常与我们同在”。渐渐地,语言互通了,也明白了老乡们需要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我们的心。我所能做的是以一颗爱心,陪伴他们,给他们希望。
黄永清先生和儿子在澳洲一公园合影2007年,黄先生的儿子到山东济南读书,在悉尼世青节前夕,他参加了一期为大学生们举行的三天避静,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祈祷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但在天主眼中,真正事关重要的是,我们的祈祷深入我们的内心并除去我们的心硬,使我们更全然归向天主和祂的旨意。
虽然这些定义在技术含义上是正确的,但它们缺乏作为神学美德,天主注入我们内心希望的意义。
我的心瞬间被这久违的劝勉燃烧起来,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大声地问道:叔叔,您叫什么名字啊?我啊!哦,我是这儿的本堂神父,你叫我沙勿略神父好了,弥撒后你别走,今天有个青年聚会。
其实,人所有的等待都是人内心最大渴望的表达:我们在等待天主。我们人对天主的“成见”也会阻止我们认出天主在生命中的临在,或者被欺骗而追求虚假的天主。
我们每一位都有很多请求宽恕的事情:让我们每位都在内心想起它,并与耶稣谈论它。与耶稣谈论此事:“主啊,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确信你不会离弃我。我确信你原谅我。主啊,我是罪人,但请你不要离开我”。
这个信息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振聋发聩:没有内心的皈依,就没有持久的和平。敬礼圣母为天地元后并为世界和平向她祈求,不是将注意力从基督身上移开,而是让玛利亚带领我们更接近她的圣子。
来到修院厨房的吕守德担任采购工作,在这里他经历了人性的软弱,内心的挣扎,他说:在外面的时候我是老板,在这里反过来服务别人,这样一个身份的转变让我一时很难适应,这就是人性的脆弱。
天主临于外在形象中,但需内心的光照才能认出祂。教会训导:圣若望金口提醒信友:“我们若在最小弟兄身上辨认出基督,就必得赏报。”(参玛25:40)——与亚巴郎类似,基督徒也需接待隐藏的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