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仰里,宗教还构造了一个彼岸世界,在那里,不仅自己能以另一方式存在,而且父母、妻儿等亲人都能团聚,仍然可以生活在一起,死亡成了离开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满足了人不愿失去亲人和美好事物的愿望。
但人犯罪离开跟天主在一起的安全乐园,受尽伤害,最终还得归于尘土。天主不忍,就派遣祂的儿子来,做我们的善牧和门,在世界上给我们提供安全和食物,最后还要带我们回归天主。
我们的天主对每一个离开祂的青年人也同样温柔地「谴责」:「你要逃离我到几时?为什么你听不见我在呼唤你?我在等你回到我身边。」就像耶肋米亚先知一样,我们有时会说:「我不再想念祂」(耶廿9)。
杰里的举动激怒了他的老板,只好离开这份工作。他实在无法了解送食物给饥饿的人吃有什么不对。这个故事刻画出教宗方济各所说的“暴殄文化”的冰山一角。
意思是,所有各人的福田,都决定在各人的心里,福离不开心;如离开一颗心,就无福田可寻。因此,种种福祸,全该从心里去找,从心里去求福,感应没有不到的。
从此以后,她每晚来到兴哥房间,早晨再悄悄离开。时间一长,庆娘心有畏怯,深怕隐情败露,便暗约兴哥离家私奔。离家之后,两人住在以前的仆人金荣家里暂且栖身。
我是1998年秋季学期,应当时的修院院长,西安李笃安总主教邀请,离开自己的福传牧场―─榆林教区毛团堂区,来到陕西天主教神哲学院,开始了我在陕神的培育工作。
我告诉他,我们想28日离开汕头,去梅州。帮我们找个开小车的教友,送我们去梅州,该收费多少,收多少。李神父告诉我,梅州是山区,现在下大雨,走公路不安全,去年山体滑坡,砸向公路汽车,死了很多人。
……我岂不更喜欢他离开旧道而得生存?”(则18:23)慈悲的天主,已经容许他亡羊补牢,江心补漏,临时抱佛脚。“因为他考虑之后,离弃了所行的一些恶事,他必生存,不至伤亡。”
王莹是北堂第36期慕道班第十组的慕道者,她因加入青年唱经班而接触到天主教,那时候,有个老教友整天在她耳边叨叨你信主吧,信主吧……让她几乎萌生要离开唱经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