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和全世界的旅途教会深入其信仰根源,庆祝伯多禄和保禄两位宗徒的日子,教宗详述耶稣询问门徒们两个有关祂是谁的问题:人们说人子是谁?,以及你们说我是谁?
耶稣叮嘱自己的门徒们说,应把新酒装在新皮囊里。教宗说,福音的新颖和基督的新颖,不仅改变我们的灵魂,而且也改变我们的全部:灵魂、精神和肉身,改变每个人及所有的一切。把酒装在新皮囊里。
信仰努力把我们导向爱,你们若彼此相爱,众人将因此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13:35)表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着我们的善行和爱德,人们会自觉靠拢我们,学习效仿,紧随着我们去认识和信从基督。
在当天《马尔谷福音》的记述中,耶稣对门徒们谈了人子来临的时日(参阅:谷十三24-32)。教宗强调,耶稣的重点首先不是关于世界末日,而是一项妥善活在当下的邀请,让我们时刻准备那将为一生作总结的时日。
由于这一习俗,基督徒认为耶稣在最后晚餐上为自己的门徒洗脚是要显示他的谦卑和恭顺。大概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基督教世界对鞋子和脚才没有其他文化的普遍反感。
指出,“耶稣邀请他的门徒们完全彻底地奉献自己的生活,丝毫不计较、不以人的方式算计,而是毫无保留地对天主充满信心。圣人们接受了这一(条件)十分严格的邀请,谦逊地服从被钉十字架死而复活的基督。
如果你们中谁有疑问,请打开《宗徒大事录》,在那里能看到门徒们有勇气离开犹太会堂,走出去。”
身为基督徒,我们应当「秉持门徒的眼光,常怀耶稣善师对受苦者和穷人的怜悯心」;对社会现象进行分辨时,要时刻心怀穷人。在援助穷人以前,我们应当与穷人同在,连在观察社会动态时也不例外。
当我们与地球另一端的痛苦大众能感同身受时,我们才真正成为那为众人而死的耶稣基督的门徒!”
接着,教宗强调,耶稣提出了舍己为人的服务生活后,「立刻恢复了两名瞎子的视力,使他们成为自己的门徒,借以肯定祂的这项宣讲」。因此,「我们渴望承认每个人身上的人性尊严,不论他属于哪个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