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的读经一取自《耶肋米亚先知书》,教宗以此章节省思聆听天主圣言的重要性。他说,当我们不停下来聆听上主的声音时,我们就会远离上主,转过身去,以背面向祂。我们若不听从上主的声音,就会听从其它的声音。
(依撒依亚先知书52:13—53:12)这是依撒依亚先知在旧约时代所预言的未来救世主所要遭遇悲惨命运。
教宗引用《耶肋米亚先知书》中陶工制器的图像(十八1-10),讲述司铎的培育。
我的书里面说的是他的一种忧虑,并没有真正变成现实。也就是说,大量中国的教徒在长期的中华文化的熏陶之下,还是有一个最基本的民族定位,当外国侵略者侵略中国的时候,他一方面可能有宗教信仰上的共同性。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选自《伯多禄前书》,提及对基督徒的迫害有如「烈火」一般(四7-13)。教宗解释道,迫害是「基督徒生活的一部分」,是「真福八端的一端」;耶稣之所以受迫害,就是「因为祂忠於天父」。
教宗省思《厄弗所书》关于婚姻的思想,称圣保禄宗徒的教导具有革命性,因为他以当时的人类学指出丈夫应该爱妻子,如同基督爱了教会(五25)。在那个时代,也许这是关于婚姻最具革命性的表达。这一直都是爱的道路。
莫斯巴赫收集了证词并起草了一本名为《21世纪科普特殉道者之旅》的书。他回忆说,「一个贫穷而肮脏的村庄」,却充满了「富有信仰」的人。
圣保禄在写给罗马的基督徒的书信中,谈到了受造诸物的渴望,把这种痛苦比作产痛。然后,他继续写道:“我们这蒙受圣神初果的,也在自己心中叹息”(罗8:18-23)。
贝德尔神父,您曾写过一本书,书名为“开放与款待”,是为介绍来约旦访问的这位宗教领导人是谁。教宗本笃十六世并不是来访的第一位教宗,在他之前,保禄六世、若望保禄二世已到过这里。
女士告诉校长:“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贵校读过一年书。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要在校园里为他立一个纪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