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二端:圣母访亲吁,圣母玛利亚,你的拜访给依撒伯尔的家带来喜悦,你的问候给她腹中的胎儿带来恩宠。
有人把依撒意亚先知书递给他;他遂展开书卷,找到了一处,上边写说: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11月11日,暴徒向持不同政见者泼撒易燃液体,残忍地放火烧人…… 面对目前香港街头的严重暴力伤害、非正义、无秩序、失控局面、无论谁都不能再保持沉默了!大家要谴责、止暴制乱!及早醒悟!
在帕斯卡的笔下,天主不是“抽象或宇宙的神明”,而是“一个人的、召叫人的天主,以及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天主,又是靠得住、有情感和喜乐的天主”。
正如旷野中的以色列人仍然依恋着埃及──常常渴望过去,埋怨天主和梅瑟──今天,天主的子民仍然依附着一种压迫性的奴役,而那本是他们应该抛下的。
让我们站起来,以希望的朝圣者身份出发,如同圣母玛利亚对圣妇依撒伯尔所行的,我们也一样以传递喜悦,使新生命诞生,成为促进兄弟情谊与缔造和平的工匠。
在基督信仰著作中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安提约基雅的依纳爵的著作中:“主教在哪里,基督就在那里;基督在哪里,至公的教会就在那里”(《致斯米纳教会书信》八2)。
教宗引述里昂的圣依肋内教父的话说:圣母玛利亚以她的服从,解开了厄娃用违命打的结。在这条旅途中,天主的美妙层出不穷。 教宗说:上主与祂的子民同行。祂为何以无比的柔情与祂的子民同行呢?
(依43:1b-5a)让我们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让天主的爱和生命成为我们的希望和坚忍。
当天选自《宗徒大事录》的第一篇读经,看得出圣保禄怀着「坚定的心」,孜孜不倦地从事福传工作:那时候,这位外邦人的宗徒离开人们试图杀害他的依科尼雍,对此毫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