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福音带我们回到耶稣复活的那个晚上。宗徒们团聚在最后晚餐厅,那时从厄玛乌来的两个门徒给他们报告与耶稣相会的情况。当他们表达他们喜乐的经验时,复活的主显现给整个团体。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4月3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天主慈悲主日弥撒,弥撒後带领信众诵念天皇后喜乐经。教宗特别念及所有最渴望修和与和平的人民,尤其为乌克兰的和平发出呼吁。
这个全国日由印度主教团青年委员会订定,旨在增进和陪伴各教区青年的灵性成长。印度青年日与第7届亚洲青年节同时间举行,以便那些无法前往印尼日惹参加亚青节的印度青年,彼此分享福音的喜乐讯息。
耶稣善牧的形象是本主日礼仪的核心。《若望福音》描述了耶稣善牧细心关切祂的羊群,认得每一头羊的名字。羊群听从善牧的声音,懂得区分善牧与盗贼。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7日复活期第四主日在梵蒂冈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信众诵念天皇后喜乐经,鼓励他们不要被这个世界的虚假智慧所牵制,而要跟从耶稣。
第一届全球奉献生活大会与11月23日在罗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850位修会会士与修女,他们都是国际男修会总会长联谊会和国际女修会联谊会的成员。
为了禧年而来到罗马的修生不仅是朝圣者,更是希望的见证人,“在教会生活内为希望的火焰添加燃料”。教宗良十四世6月24日上午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接见这些修生和他们的陶成者,在要理讲授中如此表示。
今天,复活节八日庆期星期一,福音(参阅玛28:8-15)给我们展示妇女因耶稣的复活而有的喜乐:经文说,她们怀着“异常的喜乐”离开坟墓,并“跑去报告他的门徒”(8节)。
教宗在祝福蜡烛和洒圣水之前,诵念经文说:基督是众人的真光。教宗在当天的推文中写道:奉献生活是天主的洪恩:天主将之赐予教会和祂的子民。
他们拒绝的不是讯息,而是携带讯息的使者。他们拒绝若翰,因为若翰不吃,也不喝,说他附了魔!;他们拒绝耶稣,说耶稣是一个贪吃嗜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他们总有批评宣讲者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