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藉着这三个比喻给我们呈现了天主的真实面容。祂是一位敞开臂膀的父亲,总是以温柔和怜悯对待罪人。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个讲述父亲拥抱回头荡子的那个比喻,因为它显示了天主的无限仁爱。
这就是为什麽这所大学及其全体成员蒙召应对挑战,以真实和确切的言谈与今天的男女相遇,以严谨的态度追求真理并恰当地传播真理,从而协力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
他因此希望,这意义如此深远的灵性和文化遗产能在这两国人民当中激起对相遇和向他人开放的渴望。
教宗强调,真正善牧的形象,就是“每一位司铎要对托付于他的羊以及迷失的羊怀有真实的慈悲怜悯”。同样重要的是,循循善诱地规劝信友省察并改正自己的缺失,不要轻视世俗诱惑的影响。
为作真实的宣讲,宣讲必须摆脱自私自利。我们也要有跨越所有界线的能力。”教宗敦促基督徒“持开放态度、向外拓展,做个外向的人”。再者,耶稣在尘世旅途中不断接近所有的人,福音记载的几次相遇事迹也展现出这点。
在这方面,主教们提议,遵循教会的社会训导,重新发起促进社会正义和爱德工作,这也是因为对穷人的优先选择能使人信服福音的宣讲,为与天主的相遇建立实实在在的绿洲。
坎塔拉梅萨神父答道:如果教会在她最亲密和真实的意义上是基督的身体,那麽在我愿意让基督把我变成祂身体的程度上,我就在自己身上实现教会,我就是‘教会的实体’,这不只是在理论上如此,在实践中也同样如此
教宗强调,拉匝禄在死後才得到一种真实的公平,善弥补了他一生遭受的恶。对所有基督徒而言,这个比喻所传达的讯息很明确:富翁的真正问题,他的恶的根源在於不聆听天主圣言,这导致他不再爱上主和漠视近人。
虽然很多人认为胎儿初成时并无任何意识,但事实上,当胎儿在母体中所感受到的,可能对日后自己或真实世界的感知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他们宣讲的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个人经验,这种个人的真实经验有着巨大的说服力。对于非第一代门徒而言,他们并没有见过耶稣本人,从本性经验而言,他们并不是耶稣复活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