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称赞德肋撒修女藉着款待和维护人的生命,总是乐於服事众人;她是穷人的母亲和慷慨分施天主慈悲的人。
教宗这次牧灵访问的圆满完成得益於埃及当局的巨大努力,教宗借此机会感谢埃及政府和全体埃及人给予他热情款待。
www.catholic.org.tw/smimartha/介绍,“走过半世纪的玛尔大女修会,本着‘诚心侍主,朴实待人’的精神,为花莲教区福传、牧灵工作善尽其职,在教育、慈善事业、社会服务上也以圣女玛尔大热诚服务、用心款待的特点为标竿
例如,款待和照顾众多外籍劳工不仅有益于“在日本社会为福音作见证,也是教会普世性的明证,表示我们与基督的共融远远胜过任何其它的关系或身份认同,也能够触及各种生活现况”。
倘若建立一种并非肤浅、由政治和文化界人士推动的款待政策,青年就能创造未来。
大圣若瑟是耶稣的养父,教宗在牧函中谈论了他的多项特质,并称他为广受爱戴的父亲、温柔的父亲、顺从天父旨意的父亲、款待的父亲、勇敢又有创造力的父亲、辛勤劳作的父亲,以及宛如影子的父亲。
教宗强调,要理教员该当是“信仰深厚和人性成熟”的男女、积极参与基督徒团体生活、能够“款待、慷慨及度友爱共融的生活”;他们应在圣经、神学、牧灵和教育学方面接受培育并具备要理讲授的经验,同时也能与司铎和执事诚信合作
教宗由此谈到第二个支柱“记忆”,指出青年能从战争的痛苦学到和平的价值,被迫移民者的经历“有助于建设一个更有人性、更能款待的世界”。但“没有记忆就无法建设;没有屋基就建不成房舍。生命的根基乃是记忆”。
在路加福音中也有同样的一幕,当耶稣来到玛尔大和玛利亚家里时,玛尔大非常好客,热情款待耶稣。她是属于“以自我为中心”型的,她以为耶稣喜欢这道菜,就做这道菜。她以为耶稣喜欢那道菜,就做那道菜。
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团长海因・维尔布鲁根拜会傅主教并参与弥撒(第60-61期2001年3月23日) 维尔布鲁根先生拜会傅铁山主教(第75期2002年5月15日) 邓朴方先生到北京教区做客,傅铁山主教热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