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若瑟是耶稣的养父,教宗在牧函中谈论了他的多项特质,并称他为广受爱戴的父亲、温柔的父亲、顺从天父旨意的父亲、款待的父亲、勇敢又有创造力的父亲、辛勤劳作的父亲,以及宛如影子的父亲。
教宗强调,要理教员该当是“信仰深厚和人性成熟”的男女、积极参与基督徒团体生活、能够“款待、慷慨及度友爱共融的生活”;他们应在圣经、神学、牧灵和教育学方面接受培育并具备要理讲授的经验,同时也能与司铎和执事诚信合作
教宗由此谈到第二个支柱“记忆”,指出青年能从战争的痛苦学到和平的价值,被迫移民者的经历“有助于建设一个更有人性、更能款待的世界”。但“没有记忆就无法建设;没有屋基就建不成房舍。生命的根基乃是记忆”。
在路加福音中也有同样的一幕,当耶稣来到玛尔大和玛利亚家里时,玛尔大非常好客,热情款待耶稣。她是属于“以自我为中心”型的,她以为耶稣喜欢这道菜,就做这道菜。她以为耶稣喜欢那道菜,就做那道菜。
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团长海因・维尔布鲁根拜会傅主教并参与弥撒(第60-61期2001年3月23日) 维尔布鲁根先生拜会傅铁山主教(第75期2002年5月15日) 邓朴方先生到北京教区做客,傅铁山主教热情款待
凤翔教区主教周维道和李镜锋从监狱一出来,她就接到家中,细心照顾,热情款待,领着他们看望教友,收集离散的羊群。九十年代末,一位神父、一位修女先后在电脑培训班学习数月,都是她每日三餐供应。
让我们祈求上主,使那些靠近教会的人都能碰到敞开的门,受到热情款待,进而感受到耶稣的爱。让我们祈求这一恩宠。
我们每到一个堂口,都有本堂神父和会长以及教友们的热情款待,而我们也无法报答他们,只能为他们祈祷和祝福。这令我们很欣慰,因为那些关怀和帮助都是天主所赐!
这幅圣像的神妙灵思乃是源自亚巴郎和妻子撒辣在玛默勒橡树林那里,对三位陌生人的殷勤款待(创18:1-15)。
来时,我们想到农村青黄不接,被访堂区经济困难,随车带来馒头蔬菜,自备一顿简餐,不料,当地神长教友款待我们,做了精黄的现炸油糕,农村地道的两熟豆腐,现做粉条掺和我们带来的一些蔬菜,烩了两锅香喷喷的杂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