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受时代潮流的冲击,世俗精神渗入了教会,职业神父的出现使这一伟大形象在很多信友的心中回落了。
希望这问题实在是我们人类生命以及基督徒使命的中心,特别是在这个时代里。我们都知道需要希望,不是随便怎么样的希望,而是坚定与信实的希望,就像我在「在希望中得救」通谕中想要强调的一样。
耶稣基督藉他的爱吸引各个世代的人归向他:在每个时代,他召集教会,并托付教会宣报福音这常新的使命。今日亦然,为了再发现信仰的喜悦和传授信仰的热火,人们需要教会更令人相信地委身去传播福音。
享乐已经成为当今的时尚追求,吃苦二字似乎不再是这个时代提倡的内容。福传热情在一些神职人员的心中渐渐弱化。权势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命中的腐蚀剂。
在那个时代跨出这一步要有十二分的勇毅。为此,圣神降临被认为是教会的生日。新生的教会在受到各种制约,打击的同时,还需突破宗徒们仅在犹太人之间福传的保守思想,这种思想与基督“往训万民”的教导不合拍。
在这个大讲而特讲养生的时代,金神父从来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一直带病风雨兼程奋斗在福传第一线。这种毫不顾己只为福传的牺牲精神堪称为当今时代修道人的楷模。
为他人服务的学术研究教宗方济各在宗座牧函中指出,「热罗尼莫的研究显示出一份在团体内并为团体效劳的努力,它也为我们,为我们时代,以及教会众多文化机构,树立了众议精神的典范,好让教会机构始终是个『把学问化为服务的地方
至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后,自康熙时代以来仅由大清皇帝垄断“皇”字的传统才被彻底终结。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清朝官方主动弃用“教化王”而改用“教皇”称呼。
近现代史上,一代代英雄楷模曾为国家社会做出过卓越贡献,一个个理想号召及人文观念……也曾影响过人们的生活,然而,毕竟其生命力有限,陆续随着时代远去。
埃及地曾七年连续大荒年,当饥荒蹂躏全国,谁也觉不到早以前也曾有过丰年;在厄里亚先知时代,曾经全国三年不下一滴雨,天下大旱,饥荒十分严重。你有没有问天主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