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并没有指出社会或者政治型的变革,而是祂已在祂的十字架上、在祂的复活中实现的爱。在祂内,奠定了真福的根基,指出了将于逾越之际开启的新正义的前景。得益于此,我们才能成为义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元代,把东方礼仪的天主教——景教,与西方礼仪的天主教——罗马公教,统称为十字教和也里可温教。
耶稣的爱如此之大,因著怜悯祂为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直到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教宗吁请信徒重复“这简短的句子”:“耶稣动了怜悯的心”。
讲道后,分别先后在「罗马人民救援之母」及「圣玛策禄十字苦像」的画像前祈祷,并咏唱歌《投奔圣母诵》(Subtuumpraesidium)和诵念《十字架对经》。
教宗表示,「世俗化无法容忍十字苦架的绊脚石。治疗世俗化精神的唯一解药是为我们死而复活的基督,这绊脚石和愚妄」。圣若望宗徒说:「谁是得胜世界的呢?不是那信耶稣为天主子的人吗?」
教宗最后带领众人祈求圣母玛利亚,他说:“至圣童贞玛利亚爱耶稣胜过爱自己的生命,跟随耶稣直到十字架下。我们求她帮助我们始终以接纳的心灵置于天主台前,让天主圣言来评论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选择”。
他们确实经历了十字苦路”。贱民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很难预防疫情传染,玛查多总主教说:“他们经历著巨大痛苦,因为他们生活在最贫穷、人口十分密集的地区。
祭台前的十字圣架拥抱着他们,而他们依循着圣体圣事所指示的同一个方向,也就是谦卑和无私的爱的道路、慷慨和尊重所有人的爱的道路、那洗涤尘俗并引向本质的信仰道路」。
或者我们可以注视十字苦像,天主从不厌倦我们,祂能改变我们的时日,并赋予它们一个新的意义、一种不同的光和一种意想不到的光”。(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他说:“让我们不要忽视这个神圣时期的恩宠,定睛于十字架上,从此处启程,慷慨地回应四旬期强而有力的推动。”“在这生命旅程的尽头,我们将以巨大的喜悦与生命之主相遇,唯有祂能使我们从灰烬中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