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堂为帮助教友善度奉献生活年,以全新生活,理解和实践先知、福音、希望的精神,4月19日,免费发放600余本《福音的喜乐》,深受教友们喜爱,这是提升教友信仰素质的良好途径。
虽然因为属地注册登记,主管部门领导理解和同意我们不加属地名称了,但因新基金会条例的规定,暂时还难以去掉属地名称。目前只能采取使用“进德公益”简称的办法,来淡化地域名称的制约。
同时我们也采用一些社会上正能量的、健康的短片或者文摘,输入恰当的圣经圣言与大家分享,以此让学员们从心灵上得到净化和圣化,使他们看到自己、社会和家庭的需要,人人需要天主,需要天主的大爱,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和支持、理解和包容
张神父从不说人坏话,总是以理解、包容待人,受了误解不解释,受了委屈不言苦。后来神父年纪大了,买了一辆面包车传教,我是他的司机。当时经常有年轻神父向他借车,只要车在家,张神父就会满口答应。
为此,我进一步对照学习了圣经,感觉他们在上述问题上对圣经的理解是妥当的;在安慰病患、祷告求主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也为我们执行天主是爱的教导提供了可借鉴之处。现就圣经上有关教导与大家分享,请批评指正。
这种信仰,平常或许难以见得,或许难以理解,然而在特殊情景和特别需求之中,它却能够呈现特别的精神功能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国人的生命信仰,我以为就是这样一种终极关怀。
当心用在真理和的确无误的“真在”所照耀的东西上时,心孔直通魂灵,便能领悟和理解其中的深意。正如圣经所言: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担保,是未见之事的确证。(希11:1)此刻人的理智、理性皆是多余的。
虽然,在传教的工作中,年轻神父的看法与老主教不同,但是在基督的爱内应彼此理解,因为我们都有一颗热心,就是要把天主给我们的羊群牧放好,我们都愿意把福音广传天下。
现在我们至少已经完全掌握了“彼此尊重对方的才能”“交换家庭职责”和“理解男女的天性差异”三大法则。这种在对天主的祈祷中获得的力量已经开始完美地在我们的家庭中运行,并成为我们对阵一切挑战的信心来源。
每当出现人际摩擦时,李神父总能为对方的行为找到理解和宽容的理由。亦步亦趋跟随主,坎坷曲折不怕苦,抄写圣言化力量,踏出美丽奉献路。此乃李神父20多年奉献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