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教宗也引用了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的训导,阐明人性尊严之所以不可剥夺,是因为它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造的(参阅:《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12号)。
祈祷日于当天傍晚在圣伯多禄大殿结束,宣读天主圣言的大公祈祷和黎巴嫩不同传统礼仪的呼求和歌声此起彼伏,有阿拉伯语、叙利亚语、亚美尼亚语和加色丁语。祈祷结束时,众人在遵守卫生规则的情况下互祝平安。
这是教区司铎应有的特征,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称之为“牧灵的爱德”。“上主自己带领我们,走一个爬坡之路,我们为成为祂的朋友,紧随其后。然后,与祂并与兄弟们相会,度一个效法基督的奉献生活。”
第一个要点关乎依照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前、若望廿三世教宗所颁布的1962年弥撒经书来举行礼仪,为此使用堂区教堂,以及为该旧礼团体建立属人堂区的可能性;第二个要点是,在手谕于2021年7月16日问世后祝圣的司铎
来自兄弟教会、东正教大公宗主教的代表格查(JobGetcha)总主教则指出,东正教会的主教会议仅限于主教,不会咨询平信徒和圣职人员。
此外,教宗也提醒,切莫“将基督信仰与文化、种族、体制混为一谈”,因为这样一来会让信仰失去“其真正的大公性质,也就是为所有人的普世幅度”;不存在获拣选的上等人。这就是普世性的愿景。
一月请为教会内多样性的恩典祈祷祈求圣神帮助我们认识到基督徒团体内不同的神恩,发现大公教会内不同礼仪传统的富饶。
也因为这个缘故,昨天上午在耶稣圣墓圣殿举行的天主教拉丁礼教会的复活前夕守夜礼有大量的东正教徒在场,而东正教举行的礼仪,也有大量天主教徒在场,圣殿中充满了大公、融和的气氛。
正如“梵二大公会议”在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中所说的,有时人对探求真理及美善不太注意,或者,因犯罪习惯而良心变得盲目。在这样的光景中,人是要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负责的。
教宗引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礼仪宪章》第一一二节的话说:“普世教会的音乐传统,形成了超越其它艺术表现的无价之宝,尤其配合着语言的圣歌,更变成了隆重礼仪必备或组成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