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当他办完告解后,就是个获得释放、高大、美丽、得到宽恕和幸福的人。 说到这里,教宗问每个人一个问题:你上次办告解是在什么时候?两天前,两个星期前,两年前,20年前,40年前?
耶稣的复活并非一个美丽童话的圆满结局,并非一部电影的幸福结局,而是天主父的介入,天主正是在人的希望破灭时介入。在一切似乎丧失、悲痛,感到需要放下十字架的时候,那正是最接近复活之时。
我期望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国人民,期望各自的政府,怀着每次旅行所必须的勇气和决心,踏上这条通往和平的幸福旅途。 通往和平的旅途,应该以安全和互信为基础。
神父修女们心疼她,不让她干了,她却说耶稣爱我,给我这么硬朗的身体,他看着我干活,我心里很幸福啊!老婆婆长得慈眉善目,手中常常不离玫瑰念珠,她逢人便说圣母娘天天跟着我呢。
马拉佐神父讲述这个幸福的结局说,奇迹发生在13年前的美国,一名24周大的胎儿得重病后,他的父母便开始呼求保禄六世。实际上,在妊娠第34周时孩子的病症出现了自发性缓解。
城市为一少部分幸福的人提供了许多场所,却没有给包括儿童在内的我们许多近人容身之所。所以,教宗赞扬那些开展都市融入计划、促进包容文化的城市。教宗然后谈到工作的话题。
因为祂是人在寻求喜乐和幸福时所向往的目标。追随圣保禄的芳踪,我们就能成为喜乐的传教士,恒心祈祷,常常感谢天主,顺从祂的神,行善避恶。
教宗说:告解亭不应成为一个‘刑讯室’,每个人从告解亭走出时,应该内心幸福,带着希望容光焕发,即使有时会被悔改及因悔改而喜悦的泪水打湿(参:《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44号)。
多大的幸福!多大的快乐啊!其实一座教堂的主人,就其本来意义来说,不是神父,也不是修士修女,而是耶稣基督。所以我们有时要到教堂去办事,要去会晤神父或修女,要去参加聚会,要去学习圣经,要去排练节目等等。
教宗继续说:对於子女而言,任何教导和见证都不如看到自己的父母相亲相爱、互相尊重、相敬如宾、彼此宽恕,这使子女心中充满了真正的喜悦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