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说,我们应从各层面介入贫困问题,以受苦和挨饿,却具有丰盛精力和潜能的人为中心目标,帮助他们具体地发挥自己的效力。我们不可把贫困视为天经地义的事。
2008年回来,被邀请做翻译,同时也带领一两个活动和手语歌曲,就这样,正式进入了青年牧灵工作,也开始有了一些国内青年牧灵的具体概念。虽然今天几句话写下来是那么平淡,但当初内心的波动是很多的。
教宗指出,爱德,具体的爱是基督徒的磐石,也是基督徒的名片。首先我们必须不知疲倦地修建及重修共融的道路,建筑合一的桥梁,越过分裂的障碍。
另一方面,国家、教会与社会有责任陪伴那些处在严重困境中的人,并给予他们具体的帮助,要让子女觉得自己是一份礼物,而非负担,要让最脆弱的人和穷人免遭遗弃。
在公审判时,上主将称那些给了口渴者喝的,具体地爱了需要帮助者的人是受祝福的: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弟兄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廿五40)。耶稣说我渴,祂也要求我们牢记这句话,以实际生活作出回应。
此外,众人也要作出更大的具体承诺来解决冲突的根本原因,诸如「贫穷、不公义、不平等、剥削和轻视人命的情况」。
教宗说:慈悲不是一个抽象词汇,而是一种把具体行动放在言谈之前的生活作风:与近人有身体的接触,养成施行慈悲善举的习惯。
针对在当天庆祝慈悲禧年的无家可归者,教宗表示:我们今天一谈到遭受排斥者,便立刻想到具体的人;他们并非无用之物,而是宝贵的人。天主把人置於受造界的顶峰,可是人却常常被丢弃,连眼过烟云的事物都不如。
自从会议闭幕至今,若望教宗的这个直觉已具体化为许多神恩团体、文件、通谕和论文,这方面的神学省思甚至「激发传统神学,使之更加活跃」。《尼西亚信经》中关於圣神的信仰宣认常被称为「神学第三信条」。
(梵蒂冈电台讯)我们要效法圣母玛利亚和大圣若瑟的榜样,在我们的具体生活中乐於接纳天主子,满怀信赖承行天父的旨意。教宗方济各12月18日将临期第四主日在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三钟经祈祷活动时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