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女这样说:(今天)心情从来没这样沉重悲痛过,不断浮现出4天前主教倒在地上,当我们到跟前时,他那求救的眼神和两小时后晕厥的情形。突然这么快就走了……心里太难受了。
(若一1:5-6)这是若望宗徒的训谕,由此不难看出,我们在祈求天主的国来临而盼望与天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之前,必须先离开黑暗与罪恶的阴影,不断习练寻找机会与主接近,与主相似,具有他所具有的宽仁、慈爱、怜悯
由此,便可以开启不断迈向彼此相互丰富的新道路。这也是每一位善心人士所要面临的挑战。
他谈到天主的伟大奥迹和不断困扰他的难解疑问,例如世界上为何存在如此大的邪恶。他也特别谈到他生命的真正核心耶稣基督,看到就在自己面前的基督越来越伟大奥妙。
他在监狱生活中藉着祈祷,在喜悦中,透过他对近人持续不断的爱护、帮助和安慰,始终与天主契合。主持弥撒、朝拜圣体和诵念玫瑰经就是他苦难日子里的自由时光。问:您能谈谈他的爱德善行吗?
今天,我们要听从天主的命令,摒弃各种冲突,承认我们都因恩宠而得救,从而走向天主不断召叫我们的共融愿景。天主教会和信义会都意识到,双方的关系与福音见证密不可分。
在炼灵月追思亡者时,信友们借着为亡者的祈祷,也是在反省自己的生活,祛除恶行,不断加深自己的信仰,这个善举不仅在为炼灵祈求,也是在净化我们自己。
这是一段警醒等待上主来临并充满希望的旅途,但愿它永远不会让我们失去保持记忆的恩宠,却使我们不断回顾上主在救恩史上为我们、为教会所做的一切。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明白教会今天为何给我们选读这段福音章节。
圣母玛利亚帮助我们在自己的生命中乐意接纳天主子,大圣若瑟则「激励我们不断寻求天主的旨意,满怀信赖承行旨意」。事实上,他们两人都让天主接近他们。
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这句:『我在这里』;为承行上主的旨意,不断回应『我在这里』,一而再,再而三。诵读圣经,寻找人们对天主的回应,看他们如何回应,是件美好的事:我在这里,我来为承行祢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