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先人可能是为我们要求受洗的父母、教我们划十字圣号的祖父母、将信仰传递给我们的本堂神父或某位修女。这就是教会,一个接纳人的家庭。藉着这个家庭并与这个家庭一起学习度信徒的生活。
再则,我们在感谢赞美天主的同时,更多的是祈求、索取,向天主要福宠、要平安、要自己急需要的东西,就像幼小的孩子总是缠着父母要这要那一样。我们绝不会嫌吃饭喝水的次数太多,那又怎么会嫌弃灵魂的饮食太频繁呢?
弥撒后举行了简短的庆祝会,本堂齐子元神父神父、家乡张银忠神父、新发永愿的高英修女及白神父的父亲白玉江教友分别做了发言,最后两位新铎向天主、向父母及全体神父教友表达了感谢之情!苏家教友扭秧歌欢庆
2014年中秋节来临之际,晨星爱心社对所服务的17个家庭进行了慰问,同时还慰问了服务在偏远山区的神父的父母,使他们体验到人间的温暖和祝福。
诵经后,教宗说:「我们也为她的父母祈祷。她是独生女,她的母亲正从香港赶回来,她的父亲已经抵达马尼拉来接她。」在当天的青年聚会中,三组菲律宾青年先作见证,提出疑问,然后由教宗来解惑。
但我觉得大部分教友的实际行为和教会爱人助人的美好宗旨反差极大,除了进堂念经唱歌和庆祝教会节日之外,其他地方跟不信教的没有什么分别,也不关注社会公益及文明礼貌、对他人疾苦困难不痛不痒不闻不问,也打麻将,也爆粗口,也说是非,特别是一些年轻妇女,对父母公婆也缺乏应有的尊敬与孝爱
教宗提到守护患病子女的母亲、照顾年迈父母的子女、留在祖父母身边的晚辈,他们都信赖圣母。那麽,我们为病苦的亲人求什麽?当然是健康,因为耶稣也透过治癒人的疾病彰显了天主的国。
教宗向身为父母的人说:教会作为热心的母亲愿意支持你们履行这项重要任务。孩子从小就需要天主,因为人类自起初就需要天主。
父亲对待夫妻间的态度也令我们小辈动容,虽然父母性格上有诸多的不同,母亲脾气急,父亲用包容使得彼此相濡以沫。有一件小事至今忆及仍令我难过得流泪。
家庭和教育是重新起步的两大支柱,教宗勉励身为父母者,尽管面临困难,甚至有时家庭也被拆散,却不要失去勇气。他特别指出工作条件往往与家庭责任无法调和,因此,人类的未来和疯狂的生活节奏给人留下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