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圣不再是寻找自我成全的渴望,而是活出我们贫穷的奉献。这句话对我的感触很深。使我明白所谓的成全并不是自己不会跌倒,不会犯错,并不是自己一定要努力成为一个没有瑕疵的人,天主才会满意我。
耶稣基督带给人的爱,是超越人本性的爱,这个爱的最高体现,就是不仅要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情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士,怜悯那些贫穷的,有疾病的,需要得到关心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宽恕那些得罪我们的人。
教宗解释说,一如在旧约时代,最贫穷的人是寡妇、孤儿和外地人。耶稣有细察的能力,因为祂用心看事情,拥有一颗怜悯的心。教宗首先解释怜悯说,怜悯是情感的触动,是发自心灵、五内的一种感觉,它触及一切。
但他也说,‘如果善於疏导,它会拥有丰富的价值,表现一种对天主的渴望,祂是只有单纯和贫穷的人才能认识的天主’。天主子民有嗅觉。他们有时可能表达得不好,有时也会出现错误。
如果你贫穷,没有教养子女成为有用之人,使他们在将来能胜任某种工作,那么你对子女造成的伤害将是无可挽回的,因为你是以一种可耻和可悲的方式教养他们,背叛了天主委付你的职责;反之,只要你教养他们从事一项诚实的职业
他们自行循环再造部分废物,但亦把相当多数量外判给日惹四个受地震影响的贫穷家庭和东爪哇省两个家庭,还有一些受过我们培训、懂得处理清洗干净塑料废物的人。”
第五、弃绝自我,度好团体生活,会内姊妹之间要做到有苦同享,有难同当,同时,要努力避免“个人富有,团体贫穷”的现象发生。修会换届就是爱的传递,活出基督的爱,与主结合,做好主的事业。
他给予最贫穷的人和被丢弃的人信心,使他们得以先与他人组织起来,并成为为自己的痛苦找到答案的人。
他引用教宗方济各的话说:“我们看到的不是圣殓布上的面容,而是耶稣在看著我们并向我们说‘我对你,对全人类有多么大的爱,我交付了全部的生命,我恳求你准备好为你的兄弟,特别是最贫穷和最痛苦的兄弟献出你的生命’
现在“耶稣则开始教导一项新法律:成为贫穷的人、温良的人、怜悯人的人……。这些‘新诫命’远远超过规范。事实上,耶稣没有强加任何东西,却只是指明幸福之路,也就是祂的道路,八次重复‘有福’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