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娶儿聘女、或起房盖屋,老姨总要在儿孙耳边唠叨:“凭咱的能力是不行的,不要忘了感谢天主赏赐的恩典。”
这是一条聆听并默观天主恩典的道路,进而促使我们与他人相遇,「为整个人类大家庭谋求公益」。「生态皈依引导我们以新的目光看待生命,体会到造物主慷慨恩赐我们大地,并召叫我们喜乐地分享,度简朴的生活」。
作为教友,我们也该明白,我们恭敬天主、祈祷、守斋、行善工,也不是同天主作交易谈生意:我念多少经,天主就得给我多少恩典,多少平安幸福;我行多少善,天主就得给我更多更大的酬报——并且希望现世的、看得见的实惠
劳动的需求源自于‘心理卫生’的所需,因为劳动有助于平衡各种力量、宣泄精力、发挥创意,那是我们每个人从天主那里领受的恩典。”劳动自然也是一种需求:“赚钱的需求”。这位方济各会修女解释道。
接着,教宗谈及“满怀感激的奉献”,为上主和天主子民服务;这服务源自于我们白白领受的恩典。提到“在祈祷中的奉献”,教宗称,如此的奉献在牧者必须应对的挑战和矛盾中默默地锻炼和精进(参阅:伯前一6-7)。
诵念完这段痛悔的祈祷词,教宗最后说:“让我们向莫大恩典的喜乐敞开自己,也就是:天主的慈悲。”(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循着神父所提示的“爱的约定”这一起点,让我从根本上重新认识她所寓意的神的恩典,从而引发一连串的思考。图片来源:作者好友侯贺良老师(未经许可,请勿转发)如何在躁动的世界中善度基督徒的生活?
C.S.Lewis说得好,天主的恩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时时散发他满溢的慈悲。
2005年6月,我背叛了天主,加入“东方闪电”教,别看我在天主教不热心,可在(东方)闪电教里非常积极,这个派别太吸引我了———律法时代、恩典时代已经过去,国度时代已经来临,神已第二次以女性形象降临在人间
他说义工组织不仅是行动的团体,首先它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这样的人生态度从内心出发,对生命怀抱感激,并设法回馈,乐意与他人分享生命所得的恩典。因此教宗说他乐意再次鼓励义工的思想观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