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主召叫苟宁华是四川人,生于教外家庭。12岁时母亲去世,便来到辽宁盘锦的姐姐家。长大后在辽宁打工时与小她三岁的朝阳南大营子李忠明相识后,结为夫妻。丈夫家是老奉教的。这是天主召叫她的第一步。
因着青龙港交通枢纽的地位,基督信仰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安徽(旧时江苏、上海、安徽三省统属天主教江南教区)耶稣会神父姚若望自崇明渡江来到海门。
在老人院我最开心的是:自己一点小小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这些爷爷奶奶们的感恩祝福,为老人推轮椅转转,换个地方,陪伴老人聊聊天;与老人一起排练春节联欢会的节目;弹琴教老人们唱歌……
以前,无论是作为“北京中国学中心”委员会成员,还是后来作为耶稣会中华省省长,我每年都至少要对中心进行一次访问。
他在佘山修院教务长这个位置上,兢兢业业地一干就是十五年,为华东五省一市,乃至国内不少教区培养了大批接班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如今姚神父在天上一定会感到欣慰。
教宗之所以向我分享圣方济各·沙勿略,我想是在他的心中对中国教会有一种使命感。
来中国传教的法国巴黎省耶稣会的总院也设在徐家汇。耶稣会士的特长是做学问、办教育事业。
以后他对天主深信不疑,且特别虔诚,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按耶稣的教诲规范自己,并且先后劝了很多人进教。进教后,奇迹也时常相随。他父亲患了一种怪病,必须每天烧纸上香,只要有一天不烧就不行!
你们要努力完善自己兼善他人,做一名真正的、合格的基督徒,用你们的善言善行引领更多的人皈依天主,相信大家不会辜负教会对你们的嘱托和期望。”
教宗指出,教会是耶稣亲自建立的,否则,教会早已没有了。教会中呈现大量的希望征兆,许多新的活动和创举兴起,都是从内里、从青年们的喜乐而滋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