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接受指引,最终接受这令人称奇的事,接受天主所带来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新奇:天主成了弱小者中的弱小者、温良者中的温良者、穷人中的穷人。因此,福音向我们揭示了颠覆我们习以为常的逻辑思维。
教宗指出,对耶稣而言,有福的,是穷人、温良的人,坚持正义的人、受迫害的人。耶稣以身作则地教导说,伟大不在于拥有,而在于给予。只有因著天主的爱,才能击败死亡、罪恶、恐惧和世俗本身。
德兰修女是基督的最好见证之一,见到她对基督及穷人的爱,就会见到基督及渴望基督。你从德兰修女身上学到什么?当我于1983年加入了仁爱传教修女会时,我加入来跟随耶稣,按德兰修女的足迹,完全分享他的苦难。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蕾莎修女,在印度加尔各答照顾穷人,四十年如一日。目前全世界五个最著名的慈善机构,都是基督教创办的。
教宗回忆说:“我参观遣使会传教士奥佩卡神父创建的友谊之城如同一个先知性的标记,在那里人们努力将劳动、尊严、对最贫穷人的关怀和对儿童的教育结合起来,一切都来自福音的启发。我在采石场为工人们祈祷。
圣保罗荣休总主教和泛亚马逊教会网络主席胡默斯(CláudioHummes)枢机在记者会上解释整体生态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的意义,说:“真正的生态学观念总会成为一种社会学观念,它必须将正义思想融入有关对环境的论述,好能聆听大地和穷人的呼声
再者,世界上仍有许多穷人无法获得医疗资源。因此,教宗吁请「世界各国的医疗机构和政府,在考虑经济层面的同时,切莫忽略社会正义」。
到时,我们将可以把病患、穷人,被抛弃者的痛苦,放在心灵和脑海中。我们将可以纪念‘祭祀品羔羊’,即那些因战争、专制统治、每天暴力、和堕胎等的无辜受害者。
教宗、宗主教和总主教呼吁人们在联合国第26次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为世界领导人祈祷;每个人不论信奉何种信仰、抱持哪个世界观,都要努力聆听大地和穷人的呼声,反省自己的行为,致力于做出有意义的牺牲。
这正是耶稣在纳匝肋会堂向我们启示的:他被派到穷人面前——我们所有人都有所欠缺——让匮乏的人获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