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接见代表团时,首先指出罗马与君士坦丁堡这两个姊妹教会的深厚情谊,并回忆了他去年11月於圣安德肋宗徒瞻礼拜访大公宗主教的行程。
矛抢刺透肋膀体,五伤流出血和水,博爱普世爱到底,身悬圣架七言善。圣母痛子心肠断,仰望圣架泪满面。吾主三时把气咽,太阳失光天地暗,夕阳下落收遗体,离别悲伤痛心里。
莫斯科圣母始胎无染原罪主教座堂是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筑物,庆祝落成百周年的活动包括各场圣乐音乐会、为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纪念碑举行揭幕礼、照片展览、为介绍主教座堂的书籍和电影举办会展。
答:让我最感动的是访问马达拉圣德肋撒教堂,这个地方去年举行圣诞弥撒时受到炸弹攻击。我与几个家庭见面,听他们讲述痛苦的遭遇……但是,仍要寄望未来。
我看见这种爱,比方说,在德肋撒姆姆身上活出来。每个遇到她的人都爱她,同样,教宗若望二十三世,现在被宣为真福,知道这种艺术,在死后好多年,人们仍然记得他的懿行风范。
教宗方济各然后谈到西满伯多禄的弟弟、君士坦丁堡大公东正教会的主保圣安德肋宗徒。他说:让我们一同向巴尔多禄茂一世宗主教致以诚挚的问候,并为他和他的教会祈祷。
他的一些讲话和讲道成了经典,特别是他在纳匝肋关于家庭的讲道,我们至今还可以引用它,它似乎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问:不仅对基督徒而言,对整个圣地而言,那都是一次无与伦比的访问。
他头上的茨冠,他手心的铁钉,他肋膀的伤口,他身上的鞭痕……皆历历在目。看着看着,心中忽然有一个清晰的声音在向我说话:“你和我相比之下,谁更爱他们?孩子,将你的挂虑托给我吧!”那声音太柔和了!
有教会学者依据第二世纪的教会中圣师和神学派系间收集的资料,如:依肋乃、犹思定、戴尔都良、达其安、慕辣托黎书目残卷和亚历山大学派的证据,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四福音作者的名字,始终是彼此相吻合的。
周修女年逾古稀,她就像印度德肋撒修女那样关心病人,多次前来慰问麻风病患者,并与他们亲切握手交谈,患者都非常感动。有的病人接过慰问品后抹着眼泪连声道谢,感谢教会,感谢远方恩人的关心和爱护。(林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