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百多位「粉丝」诵唸《玫瑰经》声中,他们把圣髑缓缓地移到祭台前。慈幼会中华省会长林仲伟神父告诉在场信众:「你们不要害怕,放在眼前是躺着的圣鲍思高的蜡像,不是遗体,放置在玻璃宝箱,不是棺木。
但杨光明司铎在本村首祭时却告诫说:晋铎只是圣召的开始,关心我、爱护我的人请继续为我祈祷,让我做好主的工人,做一名合格的神父。 晋铎只是圣召的开始,仿佛鲜花掌声中的清醒剂。
参与共祭的枢机主教和总主教们都和教宗一样,穿着鲜红色的祭衣,整座大殿充满洋洋喜气。弥撒中教宗作了内容丰富的长篇讲道,指出天主教会的大公性、至一性、普世性以及直接由宗徒传下来的种种特征。
故此,教会为使信友确实体尝基督在弥撒中,以不同形式,渐次亲临于“因主名而相聚祈祷的教会团体之中”、“圣言的宣讲”、“圣职人员的服务”,以至卓越地“实体”亲临圣体圣事内,教会规定“圣体”不可保存于举行圣祭的祭台
他回顾了在第比利斯与亚述-加色丁团体一起为叙利亚、伊拉克和整个中东和平热切祈祷的时刻,并提到在传教主保圣女小德肋撒瞻礼当天为格鲁吉亚天主教徒主持的感恩祭。
为期八天的亚青节受到零八年有关天主圣言的世界主教会议,与今年八月召开的亚洲主教团协会全体大会主题所启发,主题定为“亚青节:亚洲青年共聚一堂、分享圣言、活出圣祭”。
教宗在文告中自问:“有谁可以自以为够资格领受司祭的职务呢?有谁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度献身事主的生活呢?”。教宗于是进一步点出隐藏在圣召背后的奥秘,那就是天主主动的召唤以及人自由的回应这两种爱的交织。
十月二十五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上主持非洲主教会议第二次特别大会闭幕式弥撒圣祭,发表了上述振奋人心的讲话,特别令非洲人民深受鼓舞的讲话。
因此,“司铎既然与基督司祭的行动相结合,就等于每天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天主;司铎既以基督身体为食粮,就是在心内参与基督作信友食粮的仁爱。”
耶稣自称为人子,除了暗示他有默西亚的神性,以及他将受苦难,还暗示他末世永存的光荣,尤其他在受审时答复大司祭盖法的话(玛26:63-64)更将人子这个名词所含的全部奥义表达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