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检视我个人生命历程中的经历和体会,由十字架所代表的痛苦、灾难和死亡并不鲜见,而人们对平安、喜乐与生命的追求和渴望却从未止息。
一个眼尖的教友最先发现圣经下压着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尊敬的神父:你好!
黎明的寂静突然被一阵嘈杂声打破,两个士兵一边抱怨着一边推搡着他往监狱里走着。他紧闭着嘴吧,拧皱着眉头,一双眼睛却格外明亮,放射着掩饰不住的智慧、虔诚和坚毅,整洁的衣着更没有半点囚犯样。
她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自己出生后领洗的教堂。不是主日,没有弥撒,教堂里三三两两的参观者,两三个义务讲解员。她在前排的跪凳上跪下来,凝神闭目,开始祈祷。麻烦你到别的地方祈祷!
因为按照当时的法律,犹太人没有判处一个人死刑的权利(若18:31比拉多便对他们说:你们自己把他带去,按照你们的法律审判他罢!犹太人回答说:我们是不许处死任何人的!)。
他的神目开了,他懂得了人生如何才算有意义,明白了自己以前追求的不过是一些虚妄的事,他知道了自己的使命。他成了耶稣会的第一批会士。于是他遇到了本不该属于他却终究属于他的去偏远贫困的印度传教的使命。
面对这样的事,我知道,经济援助,才能解他的燃眉之急,他在医院等的就是钱,我无法抹去在我耳旁的他的哭声,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给所有认识的人都打了电话,这更使我感到一个无助之人的困苦,我联系他的朋友,也都一筹莫展
为了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善行”的重要性,主耶稣曾讲了无花果树的比喻,同时也对那棵找不到“果子”的无花果树准备采取“砍掉它”的严肃处理,这又怎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在耶稣每天的生活中,“祈祷、与父的密切关系占据首位”。祂“受父的派遣来到我们当中,为我们履行使命”。
以后,我的小妹妹告诉我,母亲每天都为我祈祷:主耶稣,你是全能的,你知道我无能,我无法让大女儿信你,我只有把她交给你,你可怜她吧!她整天忙于世俗,满脑子的挣钱,累得疾病缠身,求主救救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