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随主派遣传福音
2025-07-04

尊重人是用信仰的眼光看到每个人,特别是我们将要福传的人是天父的儿女,是主耶稣的兄弟姐妹,是高贵的灵魂。有人喜欢在福传时,大声向人说:“你是罪人,要悔改!”

教宗:宗教交谈并不意味着把信仰相对化
2014-05-21

  (梵蒂冈电台讯)在圣座宗教交谈委员会成立50周年之际,教宗方济各致函圣座这个部会主席托朗枢机时指出:宗教交谈并不意味着把基督宗教信仰相对化;教会将更致力与其他不同传

浙江:宁波定海堂区教友朝圣提升信仰
2012-05-18

信德网讯5月12日宁波教区定海堂区500多名教友赴上海佘山朝圣,在十字圣架的带领下,这支由弥额尔乐队、鼓队、腰鼓队,中间穿插着教友组成的浩浩荡荡的朝圣队伍开始沿路恭拜圣母三圣

由“驴要金掌”说起
2022-03-09

作为有信仰的我们,必须常常牢记圣灰礼仪当日神父为自己额头抹灰时的经文:“人呀,你要记着你原出于灰土,将来仍要归于灰土!”

让心灵退入旷野
2008-03-19

让心灵退入旷野在无助中寻求你无私的帮助我的主,人生的孤独一如波峰中的扁舟在漩涡中,如何能知道何处是停泊的绿洲?让心灵退入旷野默默与旷野中祈祷的你独处我的主啊!在你的身后有我一生的平安,永远的幸福!

主啊!我永远赞美你
2008-03-26

你是我人生航程的灯塔,你是我寄托的唯一。

身份、信仰与慈善事业——《魏特琳日记》一个角度的解读简记 | Identities , Faith And Philanthropies—One Abbreviated Record of Jinling
2014-10-29

本文从身份、信仰与慈善事业的特定角度,既解读该日记文本的客体内容,也藉以反观日记作者的主体情状,从两者结合上探析魏特琳的宗教精神与慈善情怀,体察她和她的日记作品所蕴蓄的宗教与世俗双重境界的微妙关系。

从佛教徒、新教徒到天主教徒与耶稣会司铎
2005-05-02

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会,三治是如何经历了不同的信仰经验,最后选择了奉献生活?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他说“是天主从一开始就召叫了我,冥冥之中带领我经历了不同的信仰经验,从而走到了今天。”

生命的定位
2003-09-15

人的一生是锤炼信仰的一生,更是欢乐和痛苦相伴的一生,生活中有许多的人,总感到命运的不公、人生的不如意,其实这都是自己狭隘的心、斤斤计较的做人处事态度所造成的,如果调整自己的心态,一切看淡,知足者常乐,“

我心中的修道生活
2014-11-06

我们的圣祖亚巴郎离开了家乡,舍弃了自我,走向了一条未知的途径,然而在这种牺牲中他也实现了自我,成为了教会的信仰之父,接受了天父预许的福源,实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