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又说:在痛苦中要勇敢,在痛苦中要想到以后要来的上主,以后要来的喜悦,黑暗过后便是光明。上主会赐给我们大家这怀有望德的喜悦。这因望德而来的喜悦的标记是平安。
那时,他在狱中很痛苦,痛苦的不仅是牢房的黑暗,更是内心的黑暗:‘这位就是默西亚吗?我有没有弄错?
所以,基督徒的勇德可以解放这个被黑暗权势所捆绑的世界,走向新生。我们从耶稣基督的身上可以看到什么叫勇德。在革责玛尼山园时,耶稣知道他所面临的苦难,而感到恐惧,在祈祷中他的血汗都流了出来。
他陷入苦恼,因为他处在双重的黑暗中:牢狱的黑暗和心灵的黑暗。耶稣的回答乍聼来似乎与若翰的要求对不上号,因为若翰期待的是一位最终能建立天主国度的审判者。
他逃到其它的地方去,因为他心中是黑暗的,这黑暗使他离开羊栈。这是一种双重生活,也是很多基督徒的双重生活。很痛心地,我们可以说,这也是司铎和主教的双重生活。犹达斯曾是主教,是首批主教中的一位,不是吗?
为了方便接待,宜昌堂区最近制作了题为《回家》的宣传折页,其封面图片为耶稣在日落西山、夜幕低垂的黑暗路上,手举一盏油灯,邀请大家跟随他回家的图片。
明亮的烛光驱走了圣堂傍晚阴暗的光线,象征了他的死亡给黑暗的世界带来光明,释放被罪恶捆绑的人类。烛光礼后是圣道礼,八位读经员和神父感情充沛的恭读了当天的福音,大家恭听的同时天主的圣言再次撒在心田。
天主必会满足我们每日的所需,绝不弃我们於考验和黑暗之中。这是天主的眷顾!
他们两人都曾在那黑暗的时刻想过:「不如一了百了。」教宗说:「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惨痛的逆境,虽然没有像这段经文里的那样惨痛,但我们都晓得在黑暗、痛苦和艰难时刻的感受,我们都晓得这种感受。
教宗在访谈中谈到此刻的情势时指出,目前大家都处在一个黑暗时期,没有人能置身其外。痛苦与黑暗进入了家门,无人得以安宁,大家都处于艰苦的日子中。因此,必须怀著忏悔、同情和希望的态度来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