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很容易误以为生命全然取决於自己的所有、成就和他人的赞赏;人们很容易误以为经济的成功只要靠利润和消费,误以为自己的个人欲望应当凌驾在社会责任之上!
教宗继续说道:「今天也有其他形式的偶像崇拜,例如消费主义,或是寻求一个舒适的天主。最後,那些将自己卖给意识形态的基督徒,他们已不再是基督徒,反而成了『基督宗教的理论家』。
教宗指出,“这关乎改变消费和生产模式,以及更加尊重受造界和各国人民的人类整体发展的生活型态”。
她说,全球化亦影响香港,社会着重消费主义,通谕提醒社会,经济应着重人性幅度。
然而,「礼物的首要地位」已经被人遗忘,在最安逸和消费主义的社会里尤其如此。「事实上,我们看到俗物越多,冷漠往往越严重、团结精神越低落」。第二条思路是可持续性。
教宗首先指出,我们在寻求大疫情后经济活动的解决方案时,应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也应避免“消费主义”或“国家民族主义”。
耶稣的复活燃起希望接着,教宗援引《福音的喜乐》劝谕,提醒众人,“当不平等现象加剧,经济压迫最弱势群体,当社会沉迷于金钱和消费的偶像崇拜时,穷人和边缘化的群体就别无选择,只能继续等待”(参阅54)。
对自然的敬畏可以促成人们对新的生活价值和与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关心环境质量,监督环境执法,参与政策建议,选择绿色生活: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
面对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面对这个消费至上的社会;面对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让人平和的心灵和谦厚的品德面临极大的挑战。
教宗方济各六月五日抨击「浪费文化」,使消费主义压倒同情心,人类沦为另一种可以被抛弃的物件,而需要帮助的人获得很少的关怀。 教宗说:「这种浪费文化使我们对浪费和丢弃食物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