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的人默观周遭事物的奥秘,看见繁星点点的夜空,天文学如今向我们展现出它的浩瀚无垠。祈祷的人也思索著,在这如此宏伟壮观的化工背后,该有怎样的爱的计划!」这种默观引领祈祷的人不禁自问:「人类算什么?」
感谢时任布鲁日总主教柏拉图(PierrePlateau),天主羔羊门徒小姊妹会于1955年被授予默观宗教团体的称号。
在那机会上,教宗把关于女性默观生活的《寻找天主的面容》宗座宪章赠予她们,象征性的赠予世界各地的女隐修团体。
然而,他们凝视自己的女儿,跟我们凝视、默观玛利亚,截然不同。 人生痛苦,在所难免;玛利亚的痛苦却成了她的爱子、耶稣基督的奥迹的一部分。玛利亚的喜乐因她的痛苦而有,而她的痛苦亦是由她的喜乐而来。
有信仰者,以死观生非但不会绝望颓丧,反而可以平衡并节制自己的人性欲望。故此,以死观生实在需要信仰的支撑和力量。第二,明了自我欲望之法。物欲情欲名欲在个人身上各有轻重,人人不同。
委内瑞拉乌里巴纳的一座监狱1月25日发生暴力冲突,导致58人丧生,死者多数为囚犯。教宗呼吁委内瑞拉当局采取行动,使得这些悲惨事件不再重复。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一封唁电中,敦促委
五六年前,我就开始一方面努力钻研灵修神学,一方面应用于实践上潜心默观神修。圣十字若望、托马斯·默顿、大德兰等灵修大师的著作成了我依依不舍的枕边读物。
近观「无家可归者耶稣」雕像,你会看到他脚上的钉孔。图片来源:雕塑家施马尔兹这尊雕像给人震撼与不安的感觉,它刻划一个被大布覆盖的人物,卷曲身体侧卧在公园长椅上。
苦路延伸至「青年焦虑的面容」:有些青年「因为失学和缺乏体面工作,对未来不再抱持希望;有些青年坠入剥削、犯罪和虐待的网络,人生遭到吞噬;有些青年掉入死亡漩涡,吸毒、酗酒、卖淫、被贩运,丧失未来与当下;有些青年失去了梦想和创造的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说,他属于‘神秘建设者’的那一群,这一群人的生命既是默观也是行动,向天主和兄弟们开放,有效地为福音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