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难看出一个普遍的人生经验:最早在我们良心中出现的经验是一个禁令;而事实上,最早或最先的却是天主的恩惠。创3:2-3节,女人的答话有浓厚的心理成分,这些成分和宗教生活经验掺杂在一起。
因为信仰,常会被人问起:你们信天主的人既不求财,亦不求官,到底有什么用呢?信仰天主,会发现生命的真谛,找到明确不变的目标,就是永恒的幸福与生命。信仰天主,要求生活有所节制,能保持身心的健康。
信德告诉我们,天主乃是万有之源,万美之泉,上天下地、飞潜动植、羽毛鳞介、一切受造之物,无一不在他的掌控之中,生活在他的慈爱恩宠之内,因为他是全能全知全美善,至公至义至仁慈,且又无所不在的天主,他的威能弥漫宇宙
《圣经》上也告诉我们:“天主是忠信的,他决不许你们受那超过你们能力的试探,天主如加给人试探,也必开一条路,叫你们能够承担。”是呀,天主给人们的十字架自有他的意思,作为一名基督徒,应跟随耶稣背十字架。
教宗方济各这次在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的使命,是要「再次宣扬福音的喜乐,以及慈悲与温柔的革新」,因为缺乏天主圣爱的自由,「并不足以带来生命的意义和圆满」。
基督徒的天主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所启示的,不是人的推理和想象的塑造。基督徒的天主是超越的,但却与人有位际关系的神。
这个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是我的天性。我怎么能因为蝎子要蜇人的天性,就放弃我爱的天性呢?”不要放弃爱,不要放弃你的美德,哪怕你周围的人们都要蜇人。
同样,这种坚定的信心出色地表现在圣保禄的话中:“若是天主偕同我们,谁能反对我们呢?——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是困苦吗?是迫害吗?是饥饿吗?是赤贫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
作为一名教友,特别是数代奉教家庭的教友,在恭敬天主方面,有着光荣的的传统。大家谁都知道,人生在世上,就是为了恭敬天主、救灵魂。
这篇圣咏的梁架是对天主的仁慈的记忆,以色列人民尽管处在黑暗和悲伤的时期仍保存了这记忆。教宗强调天主的仁慈永远长存。教宗说:「对天主的仁慈的记忆,为我们也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