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京刘哲神父对他们夫妇的评价。雪芬老师心地善良,有一颗慈悲怜悯之心,对偏远地区的神父、修女和教友,建圣堂或购买教堂设施,或某人陷入困境,她都会毫不犹豫出手相帮。
在我领洗后第二年的秋天,袁神父赴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学习,我的信仰生活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的指导。
“希望的根源在于天主,这个天主除了爱我们还是爱我们,这个天主从不停止地在寻找我们”(泰泽的罗哲修士:书信A《爱的天主》AGodWhoSimplyLoves)。
一九四O年,进入河内大修道院完成神哲学业。一九四五年八月,河内爆发革命,修道院被迫关门停课。三年后,才重新开放,但规模明显缩小。年轻的保禄·范恢复学业,并在赎主会会士们管理的太河堂口会院听课。
编者按本文是艾乐思弟兄写给中国教友的信,作为泰泽团体罗哲修士的继任人,他十分关心中国教会。他说:“现在是基督信徒超越分裂、寻求修和的时候了,让一切从信友的心中开始……让我们在共融祈祷中一起转向上主。”
随即到泰泽,在一日三次祈祷及早弥撒中,在罗哲修士故居、坟前古典小教堂体会着“泰泽祈祷”的精髓。10月24日晚到达露德,放下疲惫在雨中马上投入到长龙似的“火烛游行”。
1936年到绥远教区二十四顷地小修院修道;1945年在绥远神哲学院读神哲学;1950年8月19日在北京辅仁大学学习期间晋升铎品。1951年后土右旗善岱天主堂和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三股天主堂任本堂。
首先由牧灵心理学硕士、北京教区神哲学院教授刘振田神父从心理学角度,对教区司铎灵修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指导。
此次培训班共安排了三天的课程,内容有“教友的身份与使命”、“婚姻家庭”、“信仰与人生”、“关注社会奉献爱心”等,特邀沧州教区周福义神父、河北神哲学院牛焕岐神父、进德公益韩清平神父授课。
也许国人比较熟悉其他“现代”的基督面孔,比如周游列国宣播“新福传”的若望·保禄二世,比如轻弹合一之曲的罗哲兄弟,比如关爱穷人的德肋撒姆姆……但对神恩治病的若瑟·康·比尔(JosephK.Bill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