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弥撒讲道中指出,五旬节是人团结共融和彼此了解的节日,与巴贝耳塔形成对立。在有巴贝耳塔的地方,人妄想不需要天主,人越来越没有爱的能力,越来越没有人的样子。
(一)病梦相通1.病与环境人,是天主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是天主的得意之作。春秋时期的老子似乎看懂了神的造化,他有感而发地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这也是基督徒的精神。在山中圣训中,耶稣很清楚地讲出法律的心态和止于至善的心态的分别。
在水的问题上也如此,他们正在为不久的将来寻求将海水变为饮用水,甚至将湿气转化为饮用水的方法。2月5日,教宗与塔伊布大伊玛目签署了关于兄弟情谊的联合声明。
教宗在信中表示,这个修会“丰富的精神遗产不可估量,它植根于福音的生活,并以祈祷、友爱、贫穷、谦卑和巡行为特征”。这份遗产为当今“人员减少和老化的挑战”,以及未来“更新”的愿景是力量的泉源。
我要通过几个圣诞节的主要人物来把它们交给你们。首先是玛利亚,她提醒我们聆听。这位纳匝肋的姑娘,她紧紧怀抱了来到并拥抱世界的那位,她是聆听的童贞女。因为她的耳朵听了天使的宣报,她向天主的计划打开了心。
凡受天主圣神引导的,都是天主的子女。(罗8:14)这一基本的基督徒真理一直是施礼华在讲道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上主赐予我们的希望不使我们与他人分离,也不叫我们诋毁他人的名誉或排斥他们。这希望绝对不叫人失望,因为它牢不可破,它的基础是天主对我们每个人的爱,比一切可能存在的事物都更加可靠和保险。
教宗方济各11月4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追思弥撒,纪念在过去的一年中去世的枢机和主教们,在弥撒讲道中强调了上述思想。教宗提到,在这些亡者中有的“死于新冠肺炎,艰难的处境加重了他们的痛苦”。
教宗表明,我们领受了天主的宽恕后,「遂能给予宽恕」。因此,自身的卑微不幸和义德不足,成了向天国、向天主的慈悲敞开心扉的良机。慈悲是基督信仰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