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国务卿最后总结道,天主从来不要求我们去做我们办不到的事,却时常赐予我们承行祂旨意的恩宠。
主教和全体神父与新神父行平安礼,一个个热情的拥抱,欢迎新神父加入到教区的司铎团,一起在主前为天主的子民服务。在圣祭礼中,新铎开始服务于祭台,为主教辅祭,诵念感恩经。
今天礼仪的福音叙述宗徒们从使命归来,围在耶稣身旁,向他报告所行的一切;那时他对他们说:“你们来,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会儿”(31节)。
在相信复活的生命、相信耶稣复活的恩宠和光照之下,所有的基督信徒都被称为是耶稣复活的见证人。因为我们可以凭藉耶稣复活的标记,找到、并亲近复活的耶稣基督。
我们该如何分享他的天主性的生命呢?首先人需要回心转意,悔改、信从福音——这永恒的宣报,从内心开始,整个人的生命转向天主。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14:6)。
“赐平安的天主曾由死者中领出了那位因永远盟约的血,作羊群伟大司牧的我们的主耶稣,愿他成全你们行各种善工,好承行他的旨意。愿天主在我们身上,藉着耶稣行他眼中所喜悦的事。”
教宗本笃十六世上主日(8月5日)﹐常年期第十八主日﹐在冈道尔夫堡夏宫带领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强调:信仰耶稣不是一个观念﹐而是与赋予我们生命意义且生活着的「那一位」相遇。
年轻人心想:失去健康,卧病在床,痛苦呻吟,就算得回生命,却与病结伴,消磨意志,没什么意思。弃掉美貌,被人取笑,受人耻辱,是多么可悲可怜!没有人愿意与一个“丑八怪”交朋友的,太寂寞了。
当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后,生命可以由物质产生似乎是当代的思潮,但是巴斯德却勇敢提出反对,他认为如果物质本身可以产生生命,那生命是短暂,物质反而是永恒的。
死亡并非是生命的毁灭。旧约以色列民认为,死亡虽然是无法避免的或者是可怕的,但并非是生命的毁灭。